【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促使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俞加激烈,使得通信信道拥挤,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通信系统起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而如今基站天线的发展趋势,已不再是单一天线独立工作,而是越来越多的与其他通信单元集成在一起,共同完成信号的处理与传播工作。由于平衡电路可大大减小串扰,射频前端通常采用差分电路来传输信号,而现有的天线技术中,大多数天线设计为单端口馈电。单端口天线与射频前端差分系统的连接,通常采用巴仑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后馈入单端口天线。然而巴仑的使用会引起射频前端损耗,系统效率降低,且集成度较低。差分天线改变传统的单端口馈电,采用双馈电端口,对两馈电端口直接输入差分信号,避免使用巴伦,减小了信号在输入端口的损耗,提高了天线的效率。并且差分基站天线的使用能够使射频前端拥有更高的集成度,因此差分基站天线对移动通信系统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反射板及四端口馈电网络,所述天线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反射板的上方,所述天线辐射单元为平面结构,包括介质基板、第一极化振子、第二极化振子及耦合单元,所述第一极化振子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极化振子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耦合单元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四端口馈电网络位于介质基板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辐射单元、反射板及四端口馈电网络,所述天线辐射单元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反射板的上方,所述天线辐射单元为平面结构,包括介质基板、第一极化振子、第二极化振子及耦合单元,所述第一极化振子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极化振子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耦合单元蚀刻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四端口馈电网络位于介质基板的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化振子包括两对第一半波极化振子及第一共面微带线,所述两对第一半波极化振子通过第一共面微带线连接,所述两对第一半波极化振子关于介质基板中心对称;所述第二极化振子包括两对第二半波极化振子及第二共面微带线,所述两对第二半波极化振子通过第二共面微带线连接,所述两对第二半波极化振子关于介质基板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及第二共面微带线相互正交于介质基板中心,相邻的第一及第二半波极化振子的夹角为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化振子和第二极化振子结构尺寸均相同,第一极化振子和第二极化振子尺寸为0.42λ0,λ0为该天线的中心谐振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馈电宽带双极化平面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单元包括八个耦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融林,高晓娜,崔悦慧,刘辉,牛耀,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