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889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推动块、衔铁、动簧片和底座;推动块的中间向下凸伸设有二个导向柱,推动块的两边各向下凸伸设有一个推动凸部;所述底座的隔离板上设有与所述推动块的二个导向柱分别滑动相配合的二个导向孔,设有二个分别让对应的推动凸部穿过且与推动凸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通孔;所述推动块通过导向柱安装在隔离板上,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与动簧片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消除了推动块装配过程及动作过程产生毛屑的弊端,又使得推动块在动作过程中不会与底座发生干涉,保证了继电器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装配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装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磁能再转化成机械能,利用机械能接通和分断被控制的电路,实现“继电”的作用。推动机构作为电磁继电器中连接输入与输出的桥梁,主要功能是将磁路部分的衔铁动作行程传递给动簧片,实现触点状态的转换,它同时还兼具绝缘隔离功能。所以需要充分考虑避免继电器动作过程中推动机构发生卡死、脱落等隐患,以提高其动作稳定性。在现有技术的继电器设计中,尤指推动方向向下的电磁继电器,其推动块头部往往是插入簧片孔内,推动块尾部挂入衔铁内,依靠推动块自身动作导向。这种结构,虽然推动块不会轻易脱落或被卡死,但推动块尾部与衔铁卡装过程中极易产生毛屑,推动块头部套入簧片孔内或者在动作过程,推动卡头部也极易与簧片孔刮擦产生毛屑,不易于实现自动化装配。虽然,现在很多产品在细节上作了设计改进,如通过对簧片孔翻边处理,以减少簧片孔周围金属毛刺。但这种薄金属片的翻遍处理增加了模具制造的难道,对模具和装配设备的精度要求也更高。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将推动块滑动配合在底座的配合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推动块、衔铁、动簧片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隔离板划分为上下腔室,所述衔铁和动簧片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上下腔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中间向下凸伸设有二个导向柱,推动块的两边各向下凸伸设有一个推动凸部;所述底座的隔离板上设有与所述推动块的二个导向柱分别滑动相配合的二个导向孔,设有二个分别让对应的推动凸部穿过且与推动凸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通孔;所述推动块通过导向柱安装在隔离板上,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与动簧片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推动块、衔铁、动簧片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隔离板划分为上下腔室,所述衔铁和动簧片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上下腔室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中间向下凸伸设有二个导向柱,推动块的两边各向下凸伸设有一个推动凸部;所述底座的隔离板上设有与所述推动块的二个导向柱分别滑动相配合的二个导向孔,设有二个分别让对应的推动凸部穿过且与推动凸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通孔;所述推动块通过导向柱安装在隔离板上,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与动簧片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之间为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与动簧片之间为点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双导向柱推动块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为弧形结构,以使得推动块的推动凸部的下端通过弧形结构与动簧片之间为点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洋林景煌谭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