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5333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效率非常高。

Heat treatment device for bea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aring heat treatmen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eat treatment, including the first heating tank and second heating tank, the first heating tank and second heating tank are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top and bottom openings, and the axial line of the first heating tank and second heating tank coincide, the second heating the first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heating tank, the heater also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of the first plurality of heater, heater and heat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wall of the first heating tank and second heating tank,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heating tank and second annular heating heating tank between, for the annular heating chamber to be heated by the heating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the material heating effect and efficiency is very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装置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热处理装置,大多加热效率不高,加热效果差,不能对物料进行高效的加热,且大部分结构复杂,结构成本高,且加热功能单一。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加热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还设有第三加热槽,所述第三加热槽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与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三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之间,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之间形成外加热间,所述第三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擦之间形成内加热间,所述第三加热槽靠向第一加热槽的外侧壁和靠向第二加热槽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五加热器和第六加热器。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的外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一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筒体。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的内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第二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二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筒体。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第三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三环形支撑板的内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加热槽的外侧壁上,所述若干第三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槽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五加热器包括第五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五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五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三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五环形筒体;还包括若干第四环形支撑板,所述第四环形支撑板的外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加热槽的内侧壁上,所述若干第四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四加热槽的外侧壁上,所述第六加热器包括第六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六环形筒体内,所述第六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四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六环形筒体。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的地面上还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三加热器,所述第三加热器包括第三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三环形筒体内。进一步的,第一加热槽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内侧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砖层,所述保温砖层堆砌在均匀堆砌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外壁外侧和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间上还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顶部,所述顶盖底面还安装设有若干第四加热器。进一步的,顶盖包括上沿和下沿,所述下沿可以插入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上沿盖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顶部;所述第四加热器包括若干第四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热筒体的内部,还包括环形安装筒,所述环形安装筒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环形安装筒的截面为倒Ω型,所述环形安装筒的倒Ω型结构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底面,所述第四环形筒体通过环形安装筒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底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形成的环形的加热间可以对物料进行全面的加热,加热效率高;形成第一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的外加热间,以及第三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之间形成内加热间,使得加热空间利用率更大,便于放置更多的物料;第一环形支撑板和第二环形支撑板可以用于方便的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方便安装和拆卸;可以从地面对物料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保温层可以有效对加热间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本技术总体结构设计合理,对物料的加热效果和效率非常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顶盖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图3,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所述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201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101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301,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301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还设有第三加热槽801,所述第三加热槽801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与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三加热槽801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101和第二加热槽201之间,所述第三加热槽801靠向第一加热槽101的外侧壁和靠向第二加热槽201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五加热器和第六加热器。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102,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102的外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槽101的内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102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10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环形筒体103和加热丝40,所述加热丝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103内,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一环形支撑板104上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筒体103;还包括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202,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202的内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热槽201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202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槽20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第二环形筒体203和加热丝40,所述加热丝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203内,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承的热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耐磨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还包括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的外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一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筒体;还包括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的内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第二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二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和第二环形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磨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均为圆筒形结构,顶部和底部开口,且第一加热槽和第二加热槽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还包括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热器和若干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和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加热间,用于将环形的加热间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还包括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环形支撑板的外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第一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一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筒体;还包括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二环形支撑板的内圈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包括多个,从下到上依次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第二环形筒体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筒体内,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每一个第二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和第二环形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磨轴承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环形支撑板从下到上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内壁上,且越往上分布的密度越大;所述若干第二环形支撑板从下到上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槽的内壁上,且越往上分布的密度越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磨轴承的热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庆华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