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髓鞘碱性蛋白的耐受原性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23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就能与MHC  Ⅰ或Ⅱ类分子结合的肽(也就是一种apitope),其包括髓鞘碱性蛋白区段(131-158)的一部分,特别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选自如下髓鞘碱性蛋白肽:(134-148,135-149,136-150,137-151,138-152,139-153,140-154)的apitope。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肽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和一种采用该肽来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方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髓鞘碱性蛋白的肽。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髓鞘碱性蛋白131-158区段的一部分的肽及其在治疗和/或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淋巴细胞可以识别蛋白抗原的内在表位。抗原呈递细胞(APC)吸收蛋白抗原并将其降解成为短的肽片段。肽可与细胞内主要的组织相容复合物(MHC)I或II类分子结合,并被转运至细胞表面。当与MHC分子结合被呈递至细胞表面时,该肽可被T细胞识别(通过T细胞受体(TCR)),在该情况下该肽为T细胞表位。T细胞表位在对任何抗原,无论是自身的或是外来的,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使用实验模型,展示了T细胞表位在过敏性疾病(其包括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注射与佐剂组合的合成肽(基于T细胞表位的结构)可以诱导炎症或过敏性疾病。经比较,显示通过给药可溶形式的肽表位有可能诱导针对特定肽表位的免疫耐受性。在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一种多发性硬化症的模型(MS))(Metzler & Wraith(1993)Int.Immunol.51159-1165;Liu & Wraith(1995)Int.Immunol.71255-1263;Anderton & Wraith(1998)Eur.J.Immunol.281251-1261);以及关节炎,糖尿病和葡萄膜视网膜炎实验模型(如上述AndertonWraith(1998)中的评述)中,给药可溶性的肽抗原被证实是一种抑制疾病的有效途径。这也被证实是一种治疗EAE疾病进展的途径(如上述Anderton & Wraith(1998))。耐受原性肽在治疗或预防疾病中的应用已吸引了相当多的注意力。其一方面的原因是某些耐受原性表位可下调针对相同组织内的不同抗原的T细胞应答。这种现象,被称为是“旁观者抑制”,其意思是采用特定的耐受原性肽(如上述Anderton & Wraith(1998))应当可以诱导针对特定抗原内的多于一个表位的和针对给定疾病的多于一个抗原的耐受性。这避免了需确定特定疾病中的全部病原性抗原的需要。由于肽相对较低的成本以及可生产出具有改变的免疫性状的肽类似物的事实,肽也是一种有利的治疗选择。因此,可以对肽进行修饰从而改变其与MHC或TCR的相互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一种可能的问题是已经证实不是所有的作为T细胞表位发生作用的肽都能诱导耐受性。髓鞘碱性蛋白(MBP)肽89-101是一种致免疫后的免疫优势性抗原,同时也是一种在引发T细胞反应和诱导EAE方面非常有效的免疫原。然而,当以溶液给药时,该肽显示出在诱导耐受性方面无效(如上述Anderton & Wraith(1998))。对于这种观察到的在T细胞表位诱导耐受性能力方面的等级现象提出了多种解释(如上述Anderton & Wraith(1998)中的评述)。特别地,有人提出在肽对MHC的亲和力和耐受原性间存在相关性(如上述Liu & Wraith(1995)),但是这与某些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吻合。例如,非耐受原性的MBP以相对高的亲和力与I-AS结合。因此,无法直接预测哪些肽将诱导耐受性。本专利技术人已经显示,如果一种肽表位具有适合于被未成熟APC呈递的大小且不需要抗原加工,则其可诱导免疫耐受性(国际专利申请号PCT/GB01/03702)。因此,可以通过一些表位在其能被MHC分子呈递前需要进一步的加工的事实来解释一些T细胞表位为耐受原性而另一些无法诱导耐受性的观察现象。虽然当与佐剂组合注射时,其有能力诱导疾病,但当以溶液形式给药时这些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表位无法诱导耐受性。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表位可以诱导耐受性,并被专利技术人称为“apitopes”(不依赖于抗原加工的表位)。专利技术简述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MBP的131-158区段,并发现许多可被固定抗原呈递细胞呈递至T-细胞的肽。由于其不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与MHCI或II类分子结合,因此将这些肽定义为apitopes。因此,在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髓鞘碱性蛋白131-158区段的一部分的apitope。本专利技术人还确定了该区段中可被特定T-细胞克隆识别的两个最小的表位。所述肽可包括这两个表位中的一个或两个,它们是MBP142-152和140-14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肽选自下述髓鞘碱性蛋白肽134-148、135-149、136-150、137-151、138-152、139-153、140-154。在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一种或多种如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肽的药物组合物。在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需要治疗和/或预防的个体中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对个体给药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肽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肽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肽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多发性硬化症。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T细胞克隆MS60D2对由APC在131-158区段呈递嵌合MBP肽的应答。图2显示了T细胞克隆N5对由APC呈递MBP肽140-154的应答。图3显示了T细胞克隆N5对由APC在136-157区段呈递嵌合MBP肽的应答。专利技术详述在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肽。肽术语“肽”根据其标准含义是用来表示一系列残基,典型地为典型地通过α-氨基和相邻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之间的肽键相互连接起来的L-氨基酸。该术语包括修饰的肽和合成的肽类似物。本专利技术中的肽可以是不需进一步加工就可与MHC I或II类分子结合的任何长度。能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肽典型地为7至13,更通常为8至10个氨基酸长度。所述肽的结合通过在肽的主链原子与所有MHC I类分子的肽结合沟槽的非可变位点之间的接触来使其两个末端稳定。在与肽的氨基和羧基末端结合的沟槽两端都有非可变位点。肽链长度的变化通过肽主链卷曲来调节,通常在能提供所要的柔性的脯氨酸或苷氨酸残基处发生。与MHC II类分子结合的肽典型地为8至20个氨基酸的长度,更通常地为10至17个氨基酸的长度,且可以更长。这些肽以沿着两端开放的MHC II肽结合沟槽(与MHC I类肽结合沟槽不同)伸展的构象存在。主要通过主链原子与排列形成肽结合沟槽的保守残基接触,使肽处于合适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肽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肽化学,实用教程。MikosBodansky,Springer-Verlag,Berlin.)。例如,可通过固相技术来合成肽(Roberge JY et al(1995)Science 269202-204),从树脂上切下,并且通过制备性的高压液相色谱纯化(例如,Creighton(1983)蛋白质结构和分子原理,WH Freeman & Co,New York NY)。例如,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采用ABI 43 1 A肽合成仪(Perkin Elmer)可实现自动合成。所述肽可选择地可以通过重组方式,或从一较长多肽上切除的方式来制备。例如,所述肽可通过从髓鞘碱性蛋白上切除来获得。肽的组成可通过氨基酸分析或测序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需进一步加工就可与MHCⅠ或Ⅱ类分子结合的肽,其包括髓鞘碱性蛋白区段131-158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C弗赖思HB斯特雷特FM庞斯福德G马扎
申请(专利权)人:阿皮托普技术布里斯托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