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赛诺菲专利>正文

在髓鞘碱性蛋白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荧光素酶(MBP-LUCI)的动物模型和所述模型用于生物发光体内成像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5005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髓鞘碱性蛋白荧光素酶生物成像非侵袭性模型,用于显现及量化体内转录水平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脱髓鞘作用与髓鞘再生活动。使用与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偶联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启动子产生表达荧光素酶的转基因动物。髓鞘碱性蛋白荧光素酶生物成像模型提供了监测髓鞘形成状态及调节髓鞘再生的试验化合物的功效的方法。生物成像的优点为,受试者在纵向研究中可作为自己的对照。可历经至少10周持续追踪相同受试者的脱髓鞘作用及髓鞘再生过程。这种模型使得能够标准化个别动物成像应答,并提供大量降低差异性的优质数据。此外,由于不需要在不同时间点牺牲动物组群,可减少化合物功效研究所需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活体动物生物成像技术制造的髓鞘碱性蛋白荧光素酶(MBP-Iuci)生物成像模型,例如用于在转录水平实时显现及量化脱髓鞘作用/髓鞘再生活动。
技术介绍
药物开发的损耗率高,据声称仅五分之一的化合物可由开发至批准(DiMasi, JA, et al, J Health Econ 22,151-185)。此外,尽管大幅增加投资,在过去三十年来引进新药物的速度仍保持相对固定,仅每年两到三种新药物进展最终投入市场(LindsayMA, Nature Rev Drug Discovery,2,831-838)。 应用于药物开发初期阶段的分子与功能性成像可提供生物活性的证据,并确认在标革El上的药效。因此,投资在分子成像技术有望提升药物开发(Rudin M, et al, Progressin Drug Res, 2005, vol 62,185-255)。分子成像技术较更常规读数的一项优点是,它们能够以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分辨率在完整生物体中实施,用于研究体内生物过程。此外,这些分子成像技术允许在不同的时间点重复性、非侵袭性、一致性及相对自动化地研究相同的动物,从而增加纵向研究的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曹K钱德罗斯KD埃科诺米德斯HG波利特斯D温斯托克应晓优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