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景连续可调星点连续可变式星图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仪器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背景连续可调星点连续可变式星图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光学导航技术的发展,对光学成像敏感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场合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交会对接试验中,两个航天器以比子弹快八倍的速度靠近并对接合一,这样的交汇需要精度更高的光学成像敏感器。而高精度光学成像敏感器在进入太空工作之前,必须要在地面进行完整的观测试验。星图发生装置是光学成像敏感器进行实验室观测试验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星图发生装置根据星图发生原理不同,分为背景可调星点固定式星图发生装置和背景固定星点连续可调式星图发生装置。前一种星图发生装置受工作原理限制无法实现星点连续可调,但因为星点固定可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制备星点,从而获得更高的星点位置精度,优于±1μm;后一种星图发生装置克服了前两种星图发生装置工作原理导致的星点无法连续可调,通过利用LCD、LCOS和DMD作为星图显示器件,实现了星点连续可调的星图发生,但受显示器件的像素尺寸限制,星点位置精度不高,优于±10μm,同时,受工作原理限制,只能实现背景固定的星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景连续可调星点连续可变式星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光学系统、三角棱镜、LCOSⅠ、LCOSⅡ、遮光片Ⅰ、遮光片Ⅱ、衰减片、偏振片、准直光源、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和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Ⅲ;所述准直光学系统、所述三角棱镜、所述LCOSⅡ、所述遮光片Ⅱ和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置于同一光路上;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后面设置所述三角棱镜,所述三角棱镜的后面并排设置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且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均位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第一焦面位置,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的后面设置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且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将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景连续可调星点连续可变式星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光学系统、三角棱镜、LCOSⅠ、LCOSⅡ、遮光片Ⅰ、遮光片Ⅱ、衰减片、偏振片、准直光源、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和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Ⅲ;所述准直光学系统、所述三角棱镜、所述LCOSⅡ、所述遮光片Ⅱ和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置于同一光路上;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后面设置所述三角棱镜,所述三角棱镜的后面并排设置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且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均位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第一焦面位置,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的后面设置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且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Ⅱ将所述LCOSⅡ和所述遮光片Ⅱ包住并与所述三角棱镜紧密连接;所述衰减片、所述LCOSⅠ、所述遮光片Ⅰ和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Ⅰ置于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光路垂直的共轭光路上;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光路垂直的所述共轭光路上,且在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后面设置所述衰减片,所述衰减片的后面并排设置所述LCOSⅠ和所述遮光片Ⅰ,且所述LCOSⅠ和所述遮光片Ⅰ均位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垂直共轭焦面即第二焦面位置,所述LCOSⅠ和所述遮光片Ⅰ的后面设置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Ⅰ,且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Ⅰ将所述LCOSⅠ和所述遮光片Ⅰ包住并与所述三角棱镜紧密连接;所述偏振片、所述准直光源和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Ⅲ置于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光路垂直的下方光路上;与所述准直光学系统光路垂直的所述下方光路上,且在所述准直光学系统的后面设置所述偏振片,所述偏振片的后面设置所述准直光源,所述准直光源的后面设置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Ⅲ,且所述抑制杂散光扩散镜筒Ⅲ将所述偏振片和所述准直光源包住并与所述三角棱镜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高飞,黄程,刘石,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