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1168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4: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排气管路、第一接收座和第二接收座,所述第一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燃料电池,第一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座,所述第二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合阀、第一限流阀、第一过滤器、电磁阀、调节阀和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气瓶和第一接收座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组合阀、第二限流阀、止回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接收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的出口处。本新型的供氢系统流程简单,制造成本低。

On-board hydrogen supply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n-board hydrogen supply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second cylinder, exhaust pipe, the first receiving seat and second receiving seat, on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fuel cell through the first line,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exhaust pipe,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he first receiving seat through the second line,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ylinders connected to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fuel cell between the first pipe is sequ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mbination valve, the first limiting valve, first filter, solenoid valve, control valve and manual valve first, line second between the second cylinders and the first receiving seat are orderly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mbination valve, second flow limiting valve, check valve and filter second,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receiving seat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flow limiting valve and the second flow limiting valve. The hydrogen supply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供氢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近年来在新的能源领域中因其具有无污染、原料来源储量丰富以及易于与其他能量形式互换等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氢能作为能量来源的燃料电池以其使用效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在汽车技术上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凸显出与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相比的诸多优势。车载供氢系统是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部件,其作用就是为燃料电池发动机提供燃料供给。可以分为硬件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碳纤维缠绕铝内胆储氢瓶、组合式瓶阀、固定架、溢流阀、减压阀、压力/温度传感器等组成。而控制系统则是通过制定的控制策略及各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对系统的电磁阀进行开/关控制,并给出车载供氢系统的适时状态。现有的供氢系统存在流程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供氢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排气管路、第一接收座和第二接收座,所述第一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燃料电池,第一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座,所述第二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合阀、第一限流阀、第一过滤器、电磁阀、调节阀和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气瓶和第一接收座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组合阀、第二限流阀、止回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接收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的出口处。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一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气瓶和第一限流阀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电磁阀和第二手动截止阀,所述超压力泄放装置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二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二气瓶和第二限流阀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电磁阀和第三手动截止阀,所述超压力泄放装置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三手动截止阀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压力变送器。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一气瓶和排气管路之间设置有一超压力泄放装置。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二气瓶和排气管路之间设置有一超压力泄放装置。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二接收座和第二限流阀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压力表。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调节阀和第一手动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入口端和手动放空口之间设有第四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入口端和排气管路之间设置有管道安全阀。优选的,在上述的车载供氢系统中,所述第二过滤器和第一接收座之间设有一压力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供氢系统流程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车载供氢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所示,车载供氢系统,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排气管路1、第一接收座2和第二接收座3,第一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4连接于燃料电池,第一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排气管路1,第二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二管路5连接于第一接收座2,第二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排气管路1,第一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合阀、第一限流阀6、第一过滤器7、电磁阀8、调节阀9和第一手动截止阀10,第二气瓶和第一接收座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组合阀、第二限流阀11、止回阀12和第二过滤器13,第二接收座3分别连接于第一限流阀6和第二限流阀11的出口处。进一步地,第一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气瓶和第一限流阀6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14、电磁阀15和第二手动截止阀16,超压力泄放装置14连通于排气管路1。进一步地,第二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二气瓶和第二限流阀11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17、电磁阀18和第三手动截止阀19,超压力泄放装置17连通于排气管路1。进一步地,第三手动截止阀19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压力变送器20。进一步地,第一气瓶和排气管路1之间设置有一超压力泄放装置21。进一步地,第二气瓶和排气管路1之间设置有一超压力泄放装置22。进一步地,第二接收座3和第二限流阀11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一压力表23。进一步地,调节阀9和第一手动截止阀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24。进一步地,第一手动截止阀10的入口端和手动放空口之间设有第四手动截止阀25,第一手动截止阀的入口端和排气管路1之间设置有管道安全阀26。进一步地,第二过滤器13和第一接收座之间设有一压力表27。综上所述,本新型的供氢系统流程简单,制造成本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载供氢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排气管路、第一接收座和第二接收座,所述第一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燃料电池,第一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座,所述第二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合阀、第一限流阀、第一过滤器、电磁阀、调节阀和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气瓶和第一接收座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组合阀、第二限流阀、止回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接收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的出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瓶、第二气瓶、排气管路、第一接收座和第二接收座,所述第一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燃料电池,第一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气瓶的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收座,所述第二气瓶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气瓶和燃料电池之间的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组合阀、第一限流阀、第一过滤器、电磁阀、调节阀和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气瓶和第一接收座之间的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组合阀、第二限流阀、止回阀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接收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的出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气瓶和第一限流阀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电磁阀和第二手动截止阀,所述超压力泄放装置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阀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二气瓶和第二限流阀之间的超压力泄放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华殷浩飞徐晨丁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华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