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及具有该活塞的油墨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8966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及具有该活塞的油墨筒,将油墨筒的出墨方向称为向上方向,活塞包括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上下两端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本体为上端闭合的圆筒体,其中,上密封环从本体的上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上刮片,下密封环从本体的下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下刮片,上刮片和下刮片的直径均在油墨筒的内径的正公差范围内。活塞运行时密封环朝向与运动方向一致,不用担心密封环边缘上的毛刺会外翻造成卡死问题,降低了活塞的加工难度,也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及具有该活塞的油墨筒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码一体速印机设备的备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及具有该活塞的油墨筒。
技术介绍
近十年以来,日本理想公司已将RV系列机型作为主打机型,系列产品有RV、RZ、EV、ES、MV、MZ等,随着不断推出新的机型,该油墨在理想类油墨中的份额已超过50%。得到理想公司大力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款RV系列油墨不易模仿,兼容产品频繁遇到抽不完整的现象,对保护原装公司的垄断很有利。RV油墨筒的出墨孔径只有4.8mm,GR和RN油墨筒的出墨孔径分别是16.0mm和19.0mm。而RV数码一体速印机吸墨泵的功率比GR数码一体速印机吸墨泵的功率小很多,因此对活塞的吸附力就小很多。因此,RV系列油墨对活塞要有更高的要求:1)密封性要求更好。要达到这点,活塞必须圆整度要好,密封环边缘不能有任何毛刺或缺口。2)与筒内壁的阻力要求更小。要达到这点,活塞对筒壁的压力不能过大。参见图1,RV油墨筒的活塞1分为本体2、上密封环3和下密封环4。上密封环3向上扩口,起密封、刮墨和支撑作用;下密封环4向下扩口,起支撑、二次刮墨和二次密封作用。当吸墨电机工作,在负压的作用下,油墨被抽走,活塞在负压的作用下跟随油墨向前移动,活塞的上下密封环刮干净筒壁,直至运动到筒体顶部。由于RV系列数码一体机的吸墨泵功率比GR类数码一体机的吸墨泵功率小很多,对RV类活塞产生的吸附力已经很难抗衡活塞与筒壁的阻力。必须在保证密封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活塞运动中与筒壁的阻力,而这种活塞的上密封环有一个向外倾斜的角度,在逆向运动时,有向外继续张开的趋势,会对筒壁施压,同时如果这个密封环有细微的毛刺,阻力就会更大,如果密封环某个位置有轻微的缺口,空气就会从此处渗入,降低负压,直至失去负压。遗憾的是国内厂家生产的活塞,毛刺和缺口非常普遍。因此,市场上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就是活塞在筒身内壁移动过程中,空气逐渐从尾部活塞进入筒中,无法形成负压,造成抽不完整。国内外生产厂家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大活塞的尺寸,起到密封性好的的作用,但同时加大了活塞的运动阻力,再加上国内模具精度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生产出的活塞上下密封环往往有毛刺,不平整,变形,甚至小缺口,极易造成油墨吸不出。另一个方法是减少活塞的尺寸,以求降低活塞运行过程的阻力。这种办法的缺陷一是带来筒壁油墨残留多,二是活塞尺寸小,在运动过程中会轻微侧翻,造成上密封环与筒壁间在侧翻位置的缝隙增加,空气进入,最后造成油墨吸不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油墨筒的活塞,以解决现有的活塞容易造成油墨吸不完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将油墨筒的出墨方向称为向上方向,所述活塞包括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本体为上端闭合的圆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上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上刮片,所述下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下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下刮片,所述上刮片和下刮片的直径均在所述油墨筒的内径的正公差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环具有较厚的上部和较薄的下部,所述下部与上部之间形成位于内侧的阶梯状凸缘,所述下部作为所述上刮片。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厚度为0.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正公差为+0.1-+0.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上刮片和下刮片的宽度均为1-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上端的厚度为1.5-2毫米。一种油墨筒,包括筒身和设置在所述筒身内的活塞,其中,所述活塞为如上所述的活塞。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本体的上端加厚,加强了支撑力,改善了之前可能出现的活塞的上密封环侧翻现象,在抽干过程中,张力更加稳定;2)活塞的尺寸在油墨筒的内壁尺寸的正偏差范围内,从而增加活塞与油墨筒的内壁的密封性,确保油墨不残留;3)密封环的边缘采取内收,增加了活塞与油墨筒的内壁的接触面积,保证运动的密封性、稳定性和顺畅性;4)运行时密封环朝向与运动方向一致,不用担心密封环边缘上的毛刺会外翻造成卡死问题,降低了活塞的加工难度,也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油墨筒的活塞的截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墨筒的活塞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具有图2所示的活塞的油墨筒的截面图;图4a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活塞的刮墨效果;图4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的刮墨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墨筒的活塞11,将油墨筒的出墨方向称为向上方向,活塞11具有本体12、上密封环13和下密封环14。本体12为上端闭合的圆筒体。上密封环13和下密封环14分别设置在本体12的上下端。上密封环13从本体12的上端向下扩口,并且具有较厚的上部131和较薄的下部132。因此,下部132与上部131之间形成位于内侧的阶梯状凸缘133。优选地,凸缘133的厚度t3为0.5毫米,即上部131的下端比下部132的上端厚0.5毫米。上部131的厚度基本一致,而下部132的厚度从凸缘133向下逐渐减小,下部132被称为上刮片132。上密封环13的这种结构有助于增加其张力,从而提高上刮片132的刮墨性能。下密封环14从本体12的下端向下扩口并且其厚度向下逐渐减小,同样地,下密封环14的末端具有下刮片142,其形状与尺寸与上刮片132一致。上刮片132和下刮片142的直径均在油墨筒(参见图3)的内径的正公差范围内,优选地,该正公差为+0.1-+0.5毫米。即,上刮片132和下刮片142的直径比油墨筒的内径大0.1-0.5毫米。在所示实施例中,上密封环13和下密封环14的结构不一样,但在其他实施例的上密封环也可以采用与本实施例的下密封环14一样的结构,或者下密封环也可以采用与本实施例的上密封环13一样的结构。当然,图2所示的活塞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的结构是最优选的,因为这种布置既能保证活塞将油墨刮干净,又能使活塞在油墨筒内稳定顺畅行进。优选地,上刮片132和下刮片142的宽度d均为1-2毫米,即,上密封环13和下密封环14与油墨筒内壁的接触宽度均为1-2毫米,而现有技术中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与油墨筒内壁的接触宽度均不到0.5毫米。因此,这显著增加了活塞与油墨筒内壁的接触面积,保证活塞运动的密封性、稳定性和顺畅性。此外,本体12的上端的厚度t2为1.5-2毫米,而现有技术的本体2的上端的厚度t1为1毫米,这加强了活塞的整体支撑力,改善了现有技术可能出现的活塞的上密封环侧翻现象,并且在油墨抽干过程中,张力更加稳定。参照图3,油墨筒100包括筒身110和设置在筒身110内的活塞11。筒身110上端具有出墨孔120,油墨130容纳在筒身110内。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密封环均采用向上扩口的设计的技术偏见,将上密封环改造成向下扩口并且将其上端加厚,使得运行时密封环朝向与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及具有该活塞的油墨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将油墨筒的出墨方向称为向上方向,所述活塞包括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本体为上端闭合的圆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上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上刮片,所述下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下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下刮片,所述上刮片和下刮片的直径均在所述油墨筒的内径的正公差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筒的活塞,将油墨筒的出墨方向称为向上方向,所述活塞包括本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的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本体为上端闭合的圆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上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上刮片,所述下密封环从所述本体的下端向下扩口并且末端具有厚度向下逐渐减小的下刮片,所述上刮片和下刮片的直径均在所述油墨筒的内径的正公差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具有较厚的上部和较薄的下部,所述下部与上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送张祥安陈晓明范辉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文仪电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