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864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3:57
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属于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加工方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由原来的焊接连接该为整板折弯,减少了加工时焊接次数,缩短了工艺流程,制造方便安全,提高了产品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端梁的加工精度,产品外观及清洁度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带来了机械行业的繁荣。机械行业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自有人类文明以来,物料搬运便成了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物料搬运重要设备的起重机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作用愈来愈大,对起重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端梁在起重机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承载平移运输的关键部分。现有端梁的加工方式为先在钢材上依次划出前盖板、后盖板、腹板和隔板,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然后将各部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该加工方式加工步骤繁琐,如果焊接本身精度不高且有变形,则很难保证端梁最终的精度要求,生产效率低。由于需要采用多次焊接,导致焊接成本高、消耗能源多以及虚焊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为:步骤(1),选取厚度为16-20mm的钢材,对钢材进行预处理,钢材表面不得有锈蚀和疤痕,内部不得存在夹渣、层皮缺陷,并对其进行变形矫正、抛丸除锈、涂底漆处理;步骤(2),依据图纸要求,在钢材上依次划出前盖板、后盖板和折弯板,然后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步骤(3),依据图纸要求,在折弯板上依次划出隔板、腹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对接线、螺栓孔及车轮孔,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块腹板之间;步骤(4),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按照螺栓孔和车轮孔的孔位进行钻孔,沿隔板和腹板的对接线开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90°,V型槽底端离折弯板底端的距离h为2-3mm,对V型槽内的割渣进行清除;步骤(5),沿V型槽将折弯板进行90°折弯,然后将折弯板的一端与后盖板进行焊接,焊后清除焊渣、磨光焊疤,并检测焊缝的质量;步骤(6),在前盖板的一端焊接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孔,所述孔的大小及位置与所述折弯板上的螺栓孔相匹配,通过螺栓将折弯板和前盖板进行固定连接;步骤(7),对组装好的端梁进行自检,打上钢印后进行专检,然后等待装配。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和后盖板焊接时,焊丝采用J507,焊丝直径2.5mm,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工艺简单合理,加工方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由原来的焊接连接该为整板折弯,减少了加工时焊接次数,缩短了工艺流程,制造方便安全,提高了产品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端梁的加工精度,产品外观及清洁度上也有很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弯板开V型槽的一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组装示意图。图中:1、前盖板;2、后盖板;3、隔板;4、腹板;5、对接线;6、螺栓孔;7、车轮孔;8、V型槽;9、孔;1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如图1-3所示,其生产工艺为:步骤(1),选取厚度为16-20mm的钢材,对钢材进行预处理,钢材表面不得有锈蚀和疤痕,内部不得存在夹渣、层皮缺陷,并对其进行变形矫正、抛丸除锈、涂底漆处理;步骤(2),依据图纸要求,在钢材上依次划出前盖板、后盖板和折弯板,然后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步骤(3),依据图纸要求,在折弯板上依次划出隔板、腹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对接线、螺栓孔及车轮孔,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块腹板之间;步骤(4),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按照螺栓孔和车轮孔的孔位进行钻孔,沿隔板和腹板的对接线开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90°,V型槽底端离折弯板底端的距离h为2-3mm,对V型槽内的割渣进行清除;步骤(5),沿V型槽将折弯板进行90°折弯,然后将折弯板的一端与后盖板进行焊接,焊后清除焊渣、磨光焊疤,并检测焊缝的质量;步骤(6),在前盖板的一端焊接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孔,所述孔的大小及位置与所述折弯板上的螺栓孔相匹配,通过螺栓将折弯板和前盖板进行固定连接;步骤(7),对组装好的端梁进行自检,打上钢印后进行专检,然后等待装配。所述折弯板和后盖板焊接时,焊丝采用J507,焊丝直径2.5mm,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加工方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由原来的焊接连接该为整板折弯,减少了加工时焊接次数,缩短了工艺流程,制造方便安全,提高了产品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端梁的加工精度,产品外观及清洁度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为:步骤(1),选取厚度为16‑20mm的钢材,对钢材进行预处理,钢材表面不得有锈蚀和疤痕,内部不得存在夹渣、层皮缺陷,并对其进行变形矫正、抛丸除锈、涂底漆处理;步骤(2),依据图纸要求,在钢材上依次划出前盖板、后盖板和折弯板,然后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步骤(3),依据图纸要求,在折弯板上依次划出隔板、腹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对接线、螺栓孔及车轮孔,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块腹板之间;步骤(4),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按照螺栓孔和车轮孔的孔位进行钻孔,沿隔板和腹板的对接线开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90°,V型槽底端离折弯板底端的距离h为2‑3mm,对V型槽内的割渣进行清除;步骤(5),沿V型槽将折弯板进行90°折弯,然后将折弯板的一端与后盖板进行焊接,焊后清除焊渣、磨光焊疤,并检测焊缝的质量;步骤(6),在前盖板的一端焊接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孔,所述孔的大小及位置与所述折弯板上的螺栓孔相匹配,通过螺栓将折弯板和前盖板进行固定连接;步骤(7),对组装好的端梁进行自检,打上钢印后进行专检,然后等待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式端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为:步骤(1),选取厚度为16-20mm的钢材,对钢材进行预处理,钢材表面不得有锈蚀和疤痕,内部不得存在夹渣、层皮缺陷,并对其进行变形矫正、抛丸除锈、涂底漆处理;步骤(2),依据图纸要求,在钢材上依次划出前盖板、后盖板和折弯板,然后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步骤(3),依据图纸要求,在折弯板上依次划出隔板、腹板、隔板和腹板之间的对接线、螺栓孔及车轮孔,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块腹板之间;步骤(4),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按照螺栓孔和车轮孔的孔位进行钻孔,沿隔板和腹板的对接线开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90°,V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方敢罗叙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南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