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膜和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9689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11:26
提供由单一层构成的光扩散膜和其制造方法,所述光扩散膜能够有效地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并且即使在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内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光扩散特性的变化。其为在膜内部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的光扩散膜,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具备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区域的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第一内部结构中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在沿着膜的膜厚方向的中间点处具有弯折部。

Light diffusio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diffusion film

Provide consisting of a single layer of light diffusion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light diffusion film can effectively expand the light diffusion angle region, and even in the incident angle of light diffusion changing the incident angle of the incident light in the region of the case, also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hange of light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 light diffusion layer of single layer in the film inside the light diffusion film, the single layer of the light diffusion layer along the film thickness direction from the bottom has the highest refractive index in the refractive index have relatively high in many region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irst second relatively low in the region, the middle point of refraction the first internal structure in a relatively high rate of area along the film thickness direction with a bend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扩散膜和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扩散膜和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特别地,涉及由单一层构成的光扩散膜和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光扩散膜能够有效地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并且即使在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内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光扩散特性的变化。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等所属的光学
中,使用能够使来自特定方向的入射光朝特定方向扩散、并且能够使来自除此以外的方向的入射光直接直行透射的光扩散膜。作为这样的光扩散膜,已知多种方式,特别地,广泛使用的光扩散膜在膜内具有将折射率不同的多个板状区域沿着沿膜表面的任意一个方向交替地配置而得到的百叶结构。此外,作为另一类型的光扩散膜,还广泛使用的光扩散膜在膜内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大量排布有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柱状物而得到的柱结构。然而,发现的问题在于,在膜内仅具有具备单一倾斜角的百叶结构、柱结构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充分的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因此,提出了下述技术:调节向光扩散膜用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线从而形成内部结构时的条件,使内部结构在膜厚方向上整体弯曲,或者在内部结构中设置弯折部,从而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例如,专利文献1~2)。应予说明,“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是指对光扩散膜而言、改变来自点光源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时能够发射出扩散光的入射角度的范围。即,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光控制膜(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其中,隔着在波长313nm下透射率为0~60%的干涉滤波器,对膜状组合物(光扩散膜用组合物)照射紫外线,使该组合物固化,所述膜状组合物包含在各分子内具有聚合性碳-碳键、且彼此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种化合物。此外,如图21(a)~(b)所示,公开了光控制膜207,其中,作为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光控制膜207,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光控制膜207的截面中最小倾斜角度αa与最大倾斜角度αb之差(αa-αb)为10°以上。此外,专利文献2中,如图22所示,公开了各向异性光学膜(光扩散膜)353,其特征在于,在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307的内部至少具有低折射率区域(341、342、343)和高折射率区域306,在该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307的表面,该低折射率区域(341、343)与该高折射率区域306交替排列,在该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307的截面,具有低折射率区域(341、342、343)和高折射率区域306在厚度方向上弯折延伸的结构,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307的上部371中具有第一扩散中心轴,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的中部372中具有第二扩散中心轴,该第一扩散中心轴相对于法线方向的倾斜度和该第二扩散中心轴相对于法线方向的倾斜度不同。此外,作为形成弯折的内部结构的方法,公开了在光固化性组合物层(由光扩散膜用组合物构成的层)的厚度方向上施予温度分布并照射紫外线的方法。进一步,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图22所示那样在一层各向异性扩散层307的下部373中具有第三扩散中心轴的方式、即内部结构具有两种弯折部的方式。另一方面,提出了下述技术:通过对光扩散膜用组合物分2阶段照射活性能量线,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形成两种内部结构,从而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例如,专利文献3~4)。即,专利文献3中,如图23(a)~(b)所示,公开了光扩散膜430,其为具有用于使入射光各向异性地扩散的第一结构区域410、和用于使入射光各向同性地扩散的第二结构区域420的光扩散膜430,其特征在于,第一结构区域410为将折射率不同的多个板状区域沿着膜表面方向交替地平行配置而得到的百叶结构区域,第二结构区域为在介质物中大量排布有折射率不同于该介质物的多个柱状物而得到的柱结构区域。此外,专利文献4中,如图24(a)~(b)所示,公开了各向异性光扩散膜540,其为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具有将折射率不同的多个板状区域沿着沿膜表面的任意一个方向交替地平行配置而得到的第一百叶结构区域520和第二百叶结构区域530的各向异性光扩散膜540,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百叶结构区域520的上端部的位置与第二百叶结构区域530的下端部的位置在膜厚方向上重合的重叠百叶结构区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3379号公报(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95672号公报(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41593号公报(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4:WO2013/10854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扩散膜,发现的问题在于在弯曲的控制方面的自由度低,难以充分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此外,还发现的问题在于在弯曲的控制方面的稳定性也低,难以以期望的角度使内部结构稳定地弯曲。进一步,在使内部结构弯曲的情况中,还发现的问题在于,对光扩散膜用组合物照射紫外线时,必须使用非常昂贵的带通滤波器等干涉滤波器,在经济性方面不利。此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述的光扩散膜,发现的问题也在于在弯折部的控制方面的自由度低,难以充分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此外,专利文献2中,由于通过对光扩散膜用组合物施予温度分布并照射紫外线从而形成弯折部,因此发现的问题在于,在弯折部的控制方面的稳定性极低,难以以期望的角度使内部结构稳定地弯折。另一方面,对于专利文献3~4所述的光扩散膜,由于为分别形成有两种内部结构的构成,因此在各内部结构的倾斜角的控制方面的自由度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然而,将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扩大至规定以上时,根据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有时发生被推测为被第一种内部结构扩散的光几乎无法被第二种内部结构扩散、或者几乎无法被第一种内部结构扩散的光被第二种内部结构扩散的现象。因此,尽管在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内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但也存在光扩散特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作为对该问题的应对方案,举出的方式是增加基于第一种内部结构的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与基于第二种内部结构的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相重叠的区域。然而,此时内部结构的倾斜角的自由度、基于两种内部结构的以膜整体计的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变窄。因此,本专利技术人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经过深入研究而发现的是,在膜内形成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并且至少在构成第一内部结构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中设有弯折部,由此能够有效地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并且即使在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内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光扩散特性的变化,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单一层构成的光扩散膜和其制造方法,所述光扩散膜能够有效地扩大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并且即使在光扩散入射角度区域内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光扩散特性的变化。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下述光扩散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光扩散膜是在膜内部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的光扩散膜,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以下有时称为“低折射率区域”)中具备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区域(以下有时称为“高折射率区域”)的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内部结构中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在沿着膜的膜厚方向的中间点处具有弯折部。即,只要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扩散膜,则由于在膜内具有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扩散膜和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光扩散膜,其为在膜内部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的光扩散膜,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具有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具备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区域的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结构中的所述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在沿着膜的膜厚方向的中间点处具有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光扩散膜,其为在膜内部具有单一层的光扩散层的光扩散膜,所述单一层的光扩散层具有沿着膜的膜厚方向从下方依次具有在折射率相对低的区域中具备折射率相对高的多个区域的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结构中的所述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在沿着膜的膜厚方向的中间点处具有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一内部结构的上端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内部结构的下端部的位置在膜厚方向上重合的重叠内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内部结构为分别源自所述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中的任一者的前端与源自另一者的内部结构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的前端附近处相接触而得到的重叠内部结构,或者为分别源自所述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的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彼此以非接触的状态进行重叠而得到的重叠内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内部结构的厚度为1~40μm的范围内的值。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内部结构中,分别源自所述第一内部结构和第二内部结构的所述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的倾斜角之差的绝对值为1°以上的值。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结构当中,比所述弯折部更靠近上方的部分中的所述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相对于膜表面的法线的倾斜角θa为0~30°的范围内的值,并且比所述弯折部更靠近下方的部分中的所述折射率相对高的区域相对于膜表面的法线的倾斜角θb为1~60°的范围内的值。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结构当中,比所述弯折部更靠近上方的部分中的所述折射率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间健太郎片桐麦富冈健太大类知生所司悟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