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8673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栖息通道组件,栖息通道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栖息生态单元;每个栖息生态单元的其中一个侧部为远离岸边的栖息迎水部,栖息迎水部上设有相对于水平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栖息单元通道,栖息单元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斜坡通道、栖息地腔和第二斜坡通道;栖息通道组件中的所有栖息生态单元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栖息通道组件中的生态运动通道相对于水平面为倾斜设置,每个生态运动通道中都有多个栖息地腔,这样既便于两栖动物在水域与陆域之间运动,又能够使两栖动物在栖息地腔中栖息。

Fabricated habitat type ecological dik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ssembled habitat type ecological embank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 system includes at least two are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perch channel component channel assembly includes successive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habitat habitat unit; each habitat unit in which one side is perched far away from the shore water attack, attack on the water habitat a relative to the horizontal surface for habitat unit channel setting upward sloping, habitat unit includes a first channel slope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habitat cavity and second slope channel; channel component in all habitat habitat habitat unit unit channel are conne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logical sports channel. The ecological movement channel channel assembly type habitat type habitat ecological embankment of th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in relative to the horizontal surface is obliquely arranged, a plurality of cavities each habitat ecological movement in the channel, which facilitates the amphibious animal movement between water and land, and can make the amphibian animal habitat in the habitat in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一些河道为了降低洪水通行的风险,对于河道堤岸采用硬质挡墙和硬质底板的结构型式,此型式可以增加洪水的过流速度,但上述技术的应用也给水生生物的栖息带来困难,由于是硬质的结构,水生动物缺乏躲避的场所,水生植物缺乏扎根的场所。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河道中投放鱼槽等方式以构建水生动物的躲避场,但其又对过流断面产生了缩窄,影响到洪水过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设置于河道的岸边,包括至少两个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栖息通道组件,所述栖息通道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栖息生态单元;每个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其中一个侧部为远离岸边的栖息迎水部,所述栖息迎水部上设有相对于水平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栖息单元通道,所述栖息单元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斜坡通道、栖息地腔和第二斜坡通道,所述第一斜坡通道的底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底面,所述第二斜坡通道的顶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顶端;所述栖息通道组件中,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中,处于上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第一斜坡通道与处于下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第二斜坡通道连通,使所述栖息通道组件中的所有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优选地,所述栖息地腔的底部包括基础支撑部和与所述基础支撑部连接的底斜部,所述底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向上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支撑部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种植槽。进一步地,所述栖息地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分别为栖息上侧部和栖息下侧部,所述栖息上侧部与所述第二斜坡通道的下端连通,所述栖息下侧部与所述第一斜坡通道的上端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栖息上侧部和所述栖息下侧部的结构相同;所述栖息地腔的顶部包括顶支撑部和与所述顶支撑部连接的顶斜部;所述顶支撑部与所述基础支撑部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斜部与所述底斜部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支撑部与所述顶斜部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基础支撑部与所述底斜部之间的夹角;所述栖息上侧部与所述顶支撑部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栖息下侧部与所述基础支撑部之间的夹角;所述栖息上侧部与所述底斜部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栖息下侧部与所述顶斜部之间的夹角。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坡通道与所述第二斜坡通道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栖息生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栖息地腔中的帘门,所述帘门包括若干个生物绳,每个所述生物绳的上端与所述栖息地腔的顶部连接,所述生物绳的下端与所述栖息地腔的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栖息地腔的厚度与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厚度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斜坡通道和所述第二斜坡通道的厚度与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厚度相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使用方法,多个栖息生态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栖息通道组件,使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中,处于上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第一斜坡通道与处于下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第二斜坡通道连通,所述栖息通道组件中的所有所述栖息生态单元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多个所述栖息通道组件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形成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优选地,所述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周边设置护岸砌块。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在河道岸边的建设中装配使用,每个栖息生态单元的栖息地腔就是在河道岸边的不同高程上建立适合不同水生生物需求的小型栖息地,同时,栖息通道组件中的生态运动通道相对于水平面为倾斜设置,每个生态运动通道中都有多个栖息地腔,这样既便于两栖动物在水域与陆域之间运动,又能够使两栖动物在栖息地腔中栖息;种植槽内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增强栖息地的功能,帘门可对栖息地起到防护作用并能提升栖息地效应;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生态模块对水体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栖息生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的帘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栖息通道组件100栖息生态单元101栖息迎水部102栖息背水部110第一斜坡通道111第一上斜面112第一下斜面120栖息地腔121基础支撑部122底斜部123栖息上侧部124栖息下侧部125顶支撑部126顶斜部130第二斜坡通道131第二上斜面132第二下斜面140生态运动通道150种植槽160生物绳161膨胀螺栓20护岸砌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设置于河道的岸边,包括至少两个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栖息通道组件10;栖息通道组件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栖息生态单元100;每个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其中一个侧部为远离岸边的栖息迎水部101,栖息迎水部101上设有相对于水平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栖息单元通道;栖息单元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斜坡通道110、栖息地腔12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第一斜坡通道110的底端贯通至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底面,第二斜坡通道130的顶端贯通至栖息生态单元100的顶端;栖息通道组件10中,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100中,处于上方的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一斜坡通道110与处于下方的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二斜坡通道130连通,使栖息通道组件10中的所有栖息生态单元100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140。栖息地腔120是栖息生态单元100中的重要的功能体,栖息地腔120内嵌于栖息生态单元100内;栖息地腔120是水生生物躲避和栖息的主要场所。第一斜坡通道11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具有连接不同栖息地腔120的功能,第一斜坡通道11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内嵌于栖息生态单元100内;第一斜坡通道11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为两栖动物提供了上行、下行的通道,利于两栖动物在不同栖息地腔120之间、在水域与陆域之间运动。栖息通道组件10中,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100中,处于上方的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一斜坡通道110与处于下方的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二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设置于河道的岸边,包括至少两个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栖息通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栖息生态单元(100);每个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其中一个侧部为远离岸边的栖息迎水部(101),所述栖息迎水部(101)上设有相对于水平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栖息单元通道,所述栖息单元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斜坡通道(110)、栖息地腔(12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所述第一斜坡通道(110)的底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底面,所述第二斜坡通道(130)的顶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顶端;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中,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100)中,处于上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一斜坡通道(110)与处于下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二斜坡通道(130)连通,使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中的所有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设置于河道的岸边,包括至少两个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栖息通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栖息生态单元(100);每个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其中一个侧部为远离岸边的栖息迎水部(101),所述栖息迎水部(101)上设有相对于水平面为向上倾斜设置的栖息单元通道,所述栖息单元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斜坡通道(110)、栖息地腔(120)和第二斜坡通道(130),所述第一斜坡通道(110)的底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底面,所述第二斜坡通道(130)的顶端贯通至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顶端;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中,相邻的两个栖息生态单元(100)中,处于上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一斜坡通道(110)与处于下方的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第二斜坡通道(130)连通,使所述栖息通道组件(10)中的所有所述栖息生态单元(100)的栖息单元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生态运动通道(1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地腔(120)的底部包括基础支撑部(121)和与所述基础支撑部(121)连接的底斜部(122),所述底斜部(122)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向上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撑部(121)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种植槽(1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地腔(120)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分别为栖息上侧部(123)和栖息下侧部(124),所述栖息上侧部(123)与所述第二斜坡通道(130)的下端连通,所述栖息下侧部(124)与所述第一斜坡通道(110)的上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栖息地型生态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上侧部(123)和所述栖息下侧部(124)的结构相同;所述栖息地腔(120)的顶部包括顶支撑部(125)和与所述顶支撑部(125)连接的顶斜部(126);所述顶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璟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