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309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珩磨杆,包括圆周上等距设有至少三条矩形槽的本体;设于本体上其中一条矩形槽内的油石组件和通过轴向移动带动油石组件周向移动的导轨条;设于本体上其它槽内、位置与油石组件相对应的导靴;用于通过旋转带动导轨条轴向移动的进给棒。通过旋动手轮带动进给棒旋转,转换为连接块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导轨条,将轴向移动转换为油石组件的径向微量移动,最终实现进给和退刀的动作。通过大传动比的调节,避免需要调节时旋动手轮做微量旋转,且能降低旋动手轮所需的力量,易于手动操作。油石组件及导靴构成稳定结构,单刃磨削,可保证较低的圆柱度误差。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大大提高了圆柱内孔的加工圆度、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柱内孔的精确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珩磨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内孔现场加工技术及设备,难以在空间需求、加工工期、加工质量等方面全面满足施工要求。例如,汽轮机及发电机的转子联轴器螺栓孔,采用紧配螺栓或者液压紧配螺栓时,对螺栓孔的要求较高。若采用传统手动铰刀加工,难以保证孔的质量;若采用在线镗孔机镗孔,找中心十分复杂,工期及表面质量等难以保证,且易受工作空间限制;若使用传统珩磨加工,则因为螺栓孔是水平方向,传统珩磨设备不能克服自重对加工的影响,圆度不能保证,且加工的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圆柱内孔加工时,如何在空间需求、加工工期、加工质量等方面全面满足施工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周上等距设有至少三条矩形槽的本体;设于本体上其中一条矩形槽内的油石组件和通过轴向移动带动油石组件周向移动的导轨条;设于本体上其它槽内、位置与油石组件相对应的导靴;用于通过旋转带动导轨条轴向移动的进给棒。优选地,相邻矩形槽之间设有一圆弧形槽。优选地,还包括设于导轨条两端、用于限制导轨条只能轴向移动且油石组件只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珩磨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周上等距设有至少三条矩形槽的本体(1);设于本体(1)上其中一条矩形槽内的油石组件(10)和通过轴向移动带动油石组件(10)周向移动的导轨条(2);设于本体(1)上其它槽内、位置与油石组件(10)相对应的导靴(11);用于通过旋转带动导轨条(2)轴向移动的进给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周上等距设有至少三条矩形槽的本体(1);设于本体(1)上其中一条矩形槽内的油石组件(10)和通过轴向移动带动油石组件(10)周向移动的导轨条(2);设于本体(1)上其它槽内、位置与油石组件(10)相对应的导靴(11);用于通过旋转带动导轨条(2)轴向移动的进给棒(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相邻矩形槽之间设有一圆弧形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导轨条(2)两端、用于限制导轨条(2)只能轴向移动且油石组件只能径向移动的端挡块(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条(2)和油石组件(10)之间通过倾斜的槽和凸块相配合实现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和导靴(11)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