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斌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0434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有效成分由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组成,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3‑5:1‑2。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防治旱育秧的立枯病、稻瘟病,其配方增效显著,内吸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病害,具有省时省工省力的效果。

Pesticide granule for dry seedling rais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sticide granules used in dry nursery, effective components by fenoxanil and Zhongshengmycin, fenoxanil and Zhongshengmycin weight ratio of 3 5:1 2. Kuhn,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blast hanyuyang, the formula of remarkable synergism, in suction, to control the disease effectively, has the effect of saving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
技术介绍
稻瘟酰胺,英文通用名为:fenoxanil,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小柱孢酮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的稻瘟病。具有良好内吸性和卓越的特效性,施药后对新展开的叶片也有很好效果,施药40天仍能抑制病斑上孢子的脱落和飞散,从而避免了二次感染。中生菌素,英文通用名:zhongshengmycin,,是一种生物源N-糖苷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真菌有效,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的细菌有很好效果;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病原细菌蛋白质的肽键生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对真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聚,改变菌丝体形状,起到防治真菌性病害的作用;其抗菌谱广,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立枯病等均具有明显抗菌活性。目前我国育秧基本实现从水育秧为主到旱育秧为主的育秧方式,而秧苗病害仍以药剂兑水喷雾法进行防治,比较费时费力。在农村劳力短缺的情况下,省力型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越来越受关注,本专利技术制备成农药颗粒剂,其内吸传导性好,在育秧作业时或秧苗期施用,能有效防治苗期立枯病、稻瘟病,达到省时省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其配方增效显著,内吸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秧苗期的水稻病害,具有省时省工省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有效成分由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组成,其中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3-5:1-2,优选的,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5:1。所述的稻瘟酰胺在农药颗粒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5%,中生菌素在农药颗粒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2%。本专利技术的农药颗粒剂加入的辅助剂包括填料、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着色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1)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相互混配病菌不易产生抗性。(2)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按一定的比例混配对立枯病菌增效明显,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量和降低农药成本。(3)本专利技术制备成农药颗粒剂,结合旱育秧作业时或育秧期间施用,减轻了农事操作,有利于节约劳动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一、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6%稻瘟酰胺·中生菌素颗粒剂配方:按量称取稻瘟酰胺5%,中生菌素1%,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5%,十二烷基硫酸钠3%,聚乙烯醇3.5%,膨润土补足至100%。实施例2:5%稻瘟酰胺·中生菌素颗粒剂配方:按量称取稻瘟酰胺3%,中生菌素2%,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木质素磺酸钠4.5%,聚乙烯醇3%,凹凸棒土15%,高岭土补足至100%。实施例3:6%稻瘟酰胺·中生菌素颗粒剂配方:按量称取稻瘟酰胺4%,中生菌素2%,十二烷基硫酸钠2.5%,羧甲基纤维素3.5%,硅藻土15%,膨润土补足至100%。实施例4:0.7%稻瘟酰胺·中生菌素颗粒剂配方:按量称取稻瘟酰胺0.5%,中生菌素0.2%,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十二烷基硫酸钠2.5%,聚乙烯醇5%,高岭土补足至100%。制备方法:将上述实施例1-4所述的配方组分混合均匀,粉碎,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粒机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含稻瘟酰胺·中生菌素农药颗粒剂。二、生物活性实施例实施例1:稻瘟酰胺、中生菌素及混配对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稻瘟酰胺、中生菌素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立枯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根据孙云沛法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CTC)稻瘟酰胺(A)/1.37/中生菌素(B)/3.64/A:B3:11.26128.8A:B3:21.32138.0A:B4:11.16134.4A:B4:21.21142.8A:B5:10.89171.9A:B5:21.17142.4A:B8:11.38106.4A:B1:94.0776.5测定结果表明,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在重量比为3-5:1-2的范围内混配时,共毒系数(CTC)大于120,其中当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5:1时,增效最为显著,对水稻立枯病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用于防治秧苗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地选择秧苗立枯病的病发地块,将6%稻瘟酰胺·中生菌素(5:1)颗粒剂作为试验组1#,施用量为25克/m2;以5%稻瘟酰胺颗粒剂为对照组1#,施用量为40克/m2;以5%中生菌素颗粒剂为对照组2#,施用量为80克/m2,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试验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m2,按试验设计将试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的对应药剂及用量均匀施于对应的小区上,各小区中保持苗床环境一致。(2)试验结果药后12天,结合秧苗立枯病高发期结果调查,计算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经统计分析,试验组1#对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9.5%,对照组1#对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1.6%;对照组2#对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3.7%。从试验中看出,稻瘟酰胺与中生菌素合理混配后,混配剂对秧苗立枯病增效明显,既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又表现出了优于单剂的田间效果,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组成,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3‑5: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旱育秧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组成,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3-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稻瘟酰胺和中生菌素的重量比为5:1。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