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装置领域,用于解决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坠落,导致物料损失或货物被摔坏,以及威胁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安全的问题。包括防护箱体、箱体提升结构、用于连接防护箱体和箱体提升结构的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物料提升结构,防护箱体位于物料提升结构的下方,物料提升结构连接在箱体提升结构下方,防护箱体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箱体外壳上表面的圆孔、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限位框架。通过本保护装置可以防止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因坠落导致物料被损失或者被摔坏,有效保护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物料坠落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保证作业安全有效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安全保护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而物料提升机是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大型机械设备,适用于粉状、颗粒状及小块物料的连续垂直提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饲料厂、面粉厂、米厂、油厂、淀粉厂以及粮库、港口码头等的散装物料的提升。而在实际作业中,因物料或货物本身重力超过包装袋的最大承受力,经常出现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坠落,一方面导致物料损失或货物被摔坏,或者另一方面威胁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以解决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坠落,导致物料损失或货物被摔坏,以及威胁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箱体提升结构、用于连接防护箱体和箱体提升结构的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物料提升结构,防护箱体位于物料提升结构的下方,物料提升结构连接在箱体提升结构下方,防护箱体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箱体外壳上表面的圆孔、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限位框架,第一防护门左端与箱体外壳左侧面的下部铰接,第二防护门右端与箱体外壳右侧面的下部铰接,限位框架连接在防护箱体下端,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搁置于限位框架上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保护装置,其操作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防止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因坠落导致物料被损失或者被摔坏,还可以有效保护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物料坠落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保证作业安全有效的进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为:物料提升结构将物料提升至防护箱体下方,通过物料对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向上的作用力,使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向上被打开,物料进入防护箱体上半段后,防护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当货物从物料提升结构脱落时,防护门在限位框架的支撑下将脱落的物料或货物限制在防护箱体内,有效防止物料或货物坠落至地面。进一步限定,物料提升结构包括动力组、物料提升钢绳、滚动滑轮、物料挂钩,动力组和滚动滑轮通过物料提升钢绳衔接,滚动滑轮下方连接有物料挂钩。物料提升结构采用滚动滑轮能节省物料提升所需动力,降低能耗。进一步限定,第一防护门右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孔,第二防护门左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孔,第一半圆孔和第二半圆孔左右对称。第一半圆孔和第和半圆孔中心与物料挂钩垂直,在物料提升前,物料挂钩通过所设置的第一半圆孔和第和半圆孔下放置作业区间,有效避免物料挂钩下放过程中被卡在防护箱体内。进一步限定,限位框架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四凸起,第一凸起与箱体外壳左侧面下端的前部连接,第二凸起与箱体外壳左侧面下端的后部连接,第三凸起与箱体外壳右侧面下端的前部连接,第四凸起与箱体外壳右侧面下端的后部连接。在限位框架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凸起,一方面是加强限位框架与防护箱体连接的强度,另一方面减少限位框架与防护箱体的接触点,降低结构复杂度。进一步限定,箱体提升结构包括电机、线缆滚筒,线缆滚筒连接在电机右侧,线缆滚筒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片、隔离挡片、第二限位挡片,隔离挡片位于第一限位挡片右侧,第二限位挡片位于隔离挡片右侧。通过第一限位挡片和隔离挡片控制第一钢绳,通过隔离挡片和第二限位挡片控制第二钢绳,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分别连接在防护箱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有效提高防护箱体的平稳度,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停调节防护箱体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在保护物料坠落的同时,根据现场的条件有效防止防护箱体与现场装置设备的碰撞。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的防护箱体底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箱体提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防护箱体1、箱体外壳11、圆孔12、第一防护门13、第一半圆孔131、第二防护门14、第二半圆孔141、限位框架15、第一凸起151、第二凸起152、第三凸起153、第四凸起154、箱体提升结构2、电机21、线缆滚筒22、第一限位挡片221、隔离挡片222、第二限位挡片223、第一钢绳3、第二钢绳4、物料提升结构5、动力组51、物料提升钢绳52、滚动滑轮53、物料挂钩5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1、箱体提升结构2、用于连接防护箱体和箱体提升结构的第一钢绳3和第二钢绳4、物料提升结构5,防护箱体1位于物料提升结构5的下方,物料提升结构5连接在箱体提升结构2下方,防护箱体1包括箱体外壳11、设置在箱体外壳11上表面的圆孔12、第一防护门13、第二防护门14、限位框架15,第一防护门13左端与箱体外壳11左侧面的下部铰接,第二防护门14右端与箱体外壳11右侧面的下部铰接,限位框架15连接在防护箱体1下端,第一防护门13和第二防护门14搁置于限位框架15上端。物料提升结构5包括动力组51、物料提升钢绳52、滚动滑轮53、物料挂钩54,动力组51和滚动滑轮53通过物料提升钢绳52衔接,滚动滑轮53下方连接有物料挂钩54。第一防护门13右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孔131,第二防护门14左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孔141,第一半圆孔131和第二半圆孔141左右对称。限位框架15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51、第二凸起152、第三凸起153、第四凸起154,第一凸起151与箱体外壳11左侧面下端的前部连接,第二凸起152与箱体外壳11左侧面下端的后部连接,第三凸起153与箱体外壳11右侧面下端的前部连接,第四凸起154与箱体外壳11右侧面下端的后部连接。箱体提升结构2包括电机21、线缆滚筒22,线缆滚筒连接在电机右侧,线缆滚筒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片221、隔离挡片222、第二限位挡片223,隔离挡片222位于第一限位挡片221右侧,第二限位挡片223位于隔离挡片222右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保护装置,其操作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防止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因坠落导致物料被损失或者被摔坏,还可以有效保护现场设备资源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物料坠落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保证作业安全有效的进行,通过调节保护箱体的相对高度,有效防止防护箱体与现场设备发生碰撞。其工作原理为:物料提升结构将物料提升至防护箱体下方,通过物料对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向上的作用力,使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向上被打开,物料进入防护箱体上半段后,防护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当货物从物料提升结构脱落时,防护门在限位框架的支撑下将脱落的物料或货物限制在防护箱体内,有效防止物料或货物坠落至地面;根据现场情况,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停调节防护箱体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在保护物料坠落的同时,根据现场的条件有效防止防护箱体与现场装置设备的碰撞。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箱体提升结构、用于连接防护箱体和箱体提升结构的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物料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位于物料提升结构的下方,所述物料提升结构连接在箱体提升结构下方,所述防护箱体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箱体外壳上表面的圆孔、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限位框架,所述第一防护门左端与箱体外壳左侧面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防护门右端与箱体外壳右侧面的下部铰接,所述限位框架连接在防护箱体下端,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搁置于限位框架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体、箱体提升结构、用于连接防护箱体和箱体提升结构的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物料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位于物料提升结构的下方,所述物料提升结构连接在箱体提升结构下方,所述防护箱体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箱体外壳上表面的圆孔、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限位框架,所述第一防护门左端与箱体外壳左侧面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二防护门右端与箱体外壳右侧面的下部铰接,所述限位框架连接在防护箱体下端,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搁置于限位框架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提升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提升结构包括动力组、物料提升钢绳、滚动滑轮、物料挂钩,所述动力组和滚动滑轮通过物料提升钢绳衔接,所述滚动滑轮下方连接有物料挂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威小林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