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甘瞵酸生产过程中的水解反应操作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草甘膦酸的工业化生产目前主要由两种方法一种是如美国孟山都等公司普遍采用的IDA法,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生产;另一种方法是如文献DEOLSNO.P2942898.6公开的烷基酯法,是将多聚甲醛或甲醛在含有三乙胺的甲醇溶剂中加热溶解后,再分别加入甘氨酸和亚磷酸二甲酯(或亚磷酸三甲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中间体化合物草甘瞵酸二甲酯的三乙胺盐(II),然后经盐酸水解,即可生成得到草甘膦酸(III)或其盐酸盐,减压除去溶剂和过量的盐酸,析出草甘膦酸结晶。反应过程如下 工业生产对中间体化合物草甘瞵酸二甲酯的三乙胺盐(II)用盐酸进行水解,都是在反应釜中,由加热套将混酸合成液升温至85℃~120℃条件下进行水解。作为目前生产设备的反应釜而言,蒸汽加热套是对反应釜物料加热的唯一热源,并通过搅拌装置加速热传导使加热均匀。一般情况下,反应釜加热套中通入的加热蒸汽通常为压力0.5Mpa和温度157℃的蒸汽。生产实践中发现,由于上述的水解反应本身属于吸热反应,且在反应过程中还伴随有甲醇和水分的蒸发,因此对 ...
【技术保护点】
草甘膦酸的加热水解生产方法,在加热套升温的反应釜中将混酸合成液于85℃~120℃条件下进行水解,其特征是在由加热套加热的升温过程中,同时还将加热蒸汽直接通入反应釜内的水解物料体系中辅助升温并维持反应所需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乐山市福华农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