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965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包括压迫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压迫带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压迫带由两层棉质布料缝制而成,压迫带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处缝接有拉链控制其开口的打开或关闭,而两层棉质布料缝接后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中套装有软质内芯,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内部套装有软质内芯的压迫带,放置在患者颈部静脉处,拉紧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连接固定后,通过拉力使压迫带产生压力而作用于患者颈部,实现压迫患者颈静脉,阻碍血液流通的目的,因而可以解放用手为患者按压颈静脉的这部分劳动力,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需要每日多次静脉抽血检查等患者,通常采用PICC置管术,来避免反复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在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去按压患者颈静脉,阻碍颈静脉的血液流通,方便医护人员置管。然而通过人为按压颈静脉进行置管,通常需要额外增加劳动力来按压颈静脉,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无形之中也浪费了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包括压迫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由两层棉质布料缝制而成,所述压迫带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缝接有拉链控制其开口的打开或关闭,而两层棉质布料缝接后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中套装有软质内芯,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内芯呈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内芯的表面设有多个用来透气的突起。进一步地,所述突起呈梯形棱台状,该突起的高度为3~5cm。进一步地,所述突起在容置空腔中与所述压迫带未设有拉链的一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内芯以及突起均由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固设有弹簧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带上固设有多个扣环,通过所述扣环穿设在所述弹簧锁扣中,将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均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将内部套装有软质内芯的压迫带,放置在患者颈部静脉处,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固定,并使本压迫装置处于斜挎在患者颈部的状态。拉紧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连接固定后,此时压迫带及内部的软质内芯受拉力作用会发生弯曲,并通过拉力使压迫带产生压力而作用于患者颈部,实现压迫患者颈静脉,阻碍血液流通的目的,因而可以解放用手为患者按压颈静脉的这部分劳动力,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拉开压迫带上的拉链,使开口充分暴露后,可以将压迫带内部的软质内芯取出,方便反复使用本压迫装置后,对本压迫装置的清洗以及消毒。2、软质内芯呈长方体结构,可以扩大患者颈部的受压迫范围,便于内部套装有软质内芯的压迫带,能够精准的压住患者的颈静脉,提高操作效率。3、本技术中,在压迫带压迫颈静脉时,能够使接触面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在软质内芯的表面设有多个用来透气的突起,并且突起在容置空腔中与所述压迫带未设有拉链的一面接触,才能实现为接触面通风透气的目的,避免本压迫装置将患者颈部勒得过紧而引起患者不适。为使通风透气效果更佳,突起呈梯形棱台状,该突起的高度为3~5cm。4、第一连接带固设有弹簧锁扣,第二连接带上固设有多个扣环,通过扣环穿设在弹簧锁扣中,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使固定或者拆卸本压迫装置更方便快捷,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5、为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都能使用本压迫装置,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而为提高患者使用本压迫装置的整体舒适度,软质内芯以及突起均由硅胶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软质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压迫带;2-第一连接带;21-弹簧锁扣;211-弹簧压片;3-第二连接带;31-扣环;4-拉链;5-软质内芯;51-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包括压迫带1、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所述压迫带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带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所述压迫带1由两层棉质布料缝制而成,所述压迫带1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开口处缝接有拉链4控制其开口的打开或关闭,而两层棉质布料缝接后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中套装有软质内芯5。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3可拆卸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在进行PICC置管时,将内部套装有软质内芯5的压迫带1放置在颈部静脉处,如图3所示的使用状态,将本压迫装置采用斜挎方式固定在患者颈部,并且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实现任意固定或者拆卸本压迫装置。通过拉紧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并连接固定,此时压迫带1及内部的软质内芯5受拉力作用会发生弯曲,并通过拉力使压迫带1产生压力而作用于患者颈部,实现压迫患者颈静脉,阻碍血液流通的目的,因而可以解放用手为患者按压颈静脉的这部分劳动力。不但能保障PICC置管的顺利进行,同时又节约了医疗资源,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压迫带1上设有开口,开口处缝接有拉链4来控制开口的打开或者关闭,因此在反复利用本压迫装置为患者压迫颈静脉时,如果要为本压迫装置清洗消毒,套装在压迫带1内部的软质内芯5,能够通过拉开拉链4暴露开口,从压迫带1内部的容置空腔中取出,方便清洗消毒本压迫装置,使本压迫装置能够反复多次利用,节省资源和成本。作为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软质内芯5呈长方体结构。通过拉紧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使压迫带1产生压力,从而对患者的颈静脉进行压迫,长方体结构的软质内芯5,可以扩大患者颈部的受压迫范围,便于内部套装有软质内芯5的压迫带1,能够精准的压住患者的颈静脉,提高操作效率。所述软质内芯5的表面设有多个用来透气的突起51,并且所述突起51在容置空腔中与所述压迫带1未设有拉链的一面接触,因此在压迫颈静脉时,利用未设有拉链4的一面与患者颈部接触,突起51便能起到为接触面通风透气的作用,并且在连接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时,也能避免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拉得过紧,而勒住患者引起不适。所述突起51呈梯形棱台状,该突起51的高度为3~5cm。从而使压迫带1与颈部的接触面通风透气效果更佳。为了提高患者使用本压迫装置时的舒适度,所述软质内芯5以及突起51均由硅胶材料制成,并且硅胶材质制成的软质内芯5和突起51,可以任意弯曲,不易损坏。所述第一连接带2固设有弹簧锁扣21,弹簧锁扣21为常见的锁扣。所述第二连接带3上固设有多个扣环31,通过按压弹簧锁扣21的弹簧压片211,使弹簧锁扣21打开缺口,勾住所述扣环31,释放弹簧压片211后,弹簧锁扣21的缺口被关闭,所述扣环31穿设在所述弹簧锁扣21的内部,实现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扣环31还能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对连接位置做调整,能够调节本压迫装置压迫颈静脉的松紧程度。为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一连接带2和所述第二连接带3均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可灵活调节本压迫装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由两层棉质布料缝制而成,所述压迫带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缝接有拉链控制其开口的打开或关闭,而两层棉质布料缝接后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中套装有软质内芯,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压迫带由两层棉质布料缝制而成,所述压迫带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缝接有拉链控制其开口的打开或关闭,而两层棉质布料缝接后内部形成有中空的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中套装有软质内芯,所述第一连接带和所述第二连接带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内芯呈长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颈静脉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内芯的表面设有多个用来透气的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颈静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