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562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杆件下料装置,包括:框体、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所述框体包括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均可转动地设于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具有凸出于倾斜部上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更加靠近倾斜部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杆件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杆件两次缓冲作用,极大地减缓了杆件下落的速度,使杆件可以平稳地落入收料箱中,该杆件下料装置自动下料,下料速度快,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杆件加工
,且特别涉及一种杆件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稳定杆,即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用于防止汽车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使车身尽量保持平衡。稳定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稳定杆的两端进行高温锻压,锻压后的杆件需要人工放到收料箱中,存在下料速度慢,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下料速度慢,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料速度快,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的杆件下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杆件下料装置,包括:框体、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所述框体包括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均可转动地设于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具有凸出于倾斜部上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更加靠近倾斜部的底端。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转轴和第一缓冲杆,所述转轴固设于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杆可转动地设于转轴。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转轴和第一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固设于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倾斜部。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二缓冲杆,所述倾斜部设有容杆孔,所述第一连杆可移动地插入容杆孔中,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第二缓冲杆的另一端悬空,第二缓冲杆的中部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倾斜部。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部由数根直杆组成,其中至少两根直杆的下表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容杆孔设于所述凸起部。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容杆孔为腰形孔。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还包括第一框部、第二框部及连接部,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所述第一框部的顶端高于第二框部的顶端,所述倾斜部连接第一框部的顶端和第二框部的顶端。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均由横杆和竖杆连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杆件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杆件两次缓冲作用,极大地减缓了杆件下落的速度,使杆件可以平稳地落入收料箱中,该杆件下料装置自动下料,下料速度快,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杆件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杆件下料装置,包括:框体1、第一缓冲组件2及第二缓冲组件3。所述框体1包括倾斜部10,所述第一缓冲组件2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3均可转动地设于倾斜部10。所述第一缓冲组件2和第二缓冲组件3均具有凸出于倾斜部10上表面的部分以减缓杆件下落的速度,所述第二缓冲组件3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2更加靠近倾斜部10的底端。收集杆件时,把收料箱放置于倾斜部10的底端,杆件从倾斜部10的顶端落下,杆件依次经过第一缓冲组件2和第二缓冲组件3的阻挡缓冲作用,减缓了杆件下落的速度,使杆件平稳地落入收料箱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人工进行杆件下料,本实用新型杆件下料装置只需要把杆件放置于倾斜部10上靠近其顶端的位置,杆件即可自动落下,下料速度快,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本技术杆件下料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刚经过高温锻压的稳定杆进行下料,由于经过两次缓冲作用,稳定杆可以平稳地落入收料箱中,减少稳定杆发生强烈撞击的概率,降低稳定杆发生变形的机会。但不限于此,该杆件下料装置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杆件的下料。所述第一缓冲组件2包括转轴21和第一缓冲杆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1固设于所述倾斜部10,所述第一缓冲杆22可转动地设于转轴21,第一缓冲杆22的一端从倾斜部10的上表面凸出,从而可以阻挡杆件。杆件落下时,第一缓冲杆22以转轴21为中心进行转动,减缓杆件的下落速度。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杆22固设于转轴21,所述转轴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倾斜部10,第一缓冲杆22的一端从倾斜部10的上表面凸出,从而可以阻挡杆件。杆件落下时,第一缓冲杆22和转轴21一起以转轴21的安装孔为中心进行转动,减缓杆件的下落速度。所述第二缓冲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及第二缓冲杆34。所述倾斜部10设有容杆孔100,所述第一连杆31可移动地插入容杆孔100中。所述第二连杆3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1和第三连杆33。所述第二缓冲杆34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33,第二缓冲杆34的另一端悬空,第二缓冲杆34的中部通过销轴3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倾斜部10。“中部”指的是介于两端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杆34悬空的一端从倾斜部10的上表面凸出。所述第二缓冲杆34以销轴35为中心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杆31在容杆孔100中移动。所述第二缓冲杆34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杆件,杆件经过第一缓冲杆22缓冲后降低速度,落至第二缓冲杆34上并停止,当第二缓冲杆34上承载了一定数量的杆件后,在数根杆件的重力作用下,第二缓冲杆34转动,从而把杆件放下,落入收料箱中。而第二缓冲杆34与收料箱的距离较小,数根杆件落入收料箱的速度也较小,杆件之间不会发生强烈的碰撞,杆件被撞击变形的概率也较低。所述倾斜部10由数根直杆101组成,其中至少两根直杆101的下表面设有凸起部102,所述容杆孔100设于所述凸起部102。所述容杆孔100为腰形孔,便于第一连杆31在容杆孔100中移动,且腰形孔容易加工。所述框体1还包括第一框部11、第二框部12及连接部13。连接部13固定连接第一框部11和第二框部12,从而连接成一个结构稳固的框体1。所述第一框部11的顶端高于第二框部12的顶端,所述倾斜部10连接第一框部11的顶端和第二框部12的顶端,从而所述倾斜部10向下倾斜,便于杆件在其上表面落下。所述第一框部11和第二框部12均由横杆和竖杆连接而成,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杆件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杆件两次缓冲作用,极大地减缓了杆件下落的速度,使杆件可以平稳地落入收料箱中,该杆件下料装置自动下料,下料速度快,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虽然本技术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冲组件,所述框体包括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均可转动地设于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具有凸出于倾斜部上表面的部分,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更加靠近倾斜部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第一缓冲组件及第二缓
冲组件,所述框体包括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均可转
动地设于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具有凸出于倾斜部上表
面的部分,所述第二缓冲组件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更加靠近倾斜部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
包括转轴和第一缓冲杆,所述转轴固设于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一缓冲杆可转动
地设于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
包括转轴和第一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固设于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于
所述倾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
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二缓冲杆,所述倾斜部设有容杆孔,
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涌森杨国红宋福章
申请(专利权)人:钱江弹簧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