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第一进液电磁阀与第一储液箱连接,第二进液电磁阀与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一进液电磁阀和第二进液电磁阀并联后依次连接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以及工作台液槽;所述的第一回流电磁阀与第一储液箱连接,第二回流电磁阀与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一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回流电磁阀并联后与工作台液槽连接;通断控制系统包括MCU,第一进液电磁阀、第二进液电磁阀、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第一回流电磁阀、第二回流电磁阀均与该MCU连接,该MCU还连接机床控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提高加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特别是一种能够方便控制粗、精加工工作液交换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是基于电极之间脉冲放电时电腐蚀现象而专利技术的。电火花线切割利用铜丝或钼丝作为加工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沿其轴向做走丝运动,不断进入和离开切缝内的放电区,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使用了多次切割技术能低成本的改善了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多次切割技术是对被加工工件实施多次切割,即第一次高速切割成形;第二次是精修,主要提高形状精度;第三次及以上是精磨,主要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俗称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但是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仍存在切割精度忽高忽低,精度保持性差的缺陷。关键因素有电极丝换向、振动引起电极丝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电极丝的损耗;工作液性能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放电效果。从工作液控制技术方面解决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精度忽高忽低,精度保持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控制粗、精加工工作液交换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第一进液电磁阀、第二进液电磁阀、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工作台液槽、第一回流电磁阀、第二回流电磁阀以及相适应的通断控制系统;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与第一储液箱连接,第二进液电磁阀与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一进液电磁阀和第二进液电磁阀并联后依次连接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以及工作台液槽;所述的第一回流电磁阀与第一储液箱连接,第二回流电磁阀与第二储液箱连接,第一回流电磁阀和第二回流电磁阀并联后与工作台液槽连接;所述的通断控制系统包括MCU,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第二进液电磁阀、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第一回流电磁阀、第二回流电磁阀均与该MCU连接,该MCU还连接机床控制台。所述的自吸水泵和电导率采集器之间设置有支管,在该支管上设置有球形手动阀,该球形手动阀通过第一泄压电磁阀和第二泄压电磁阀分别连接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连接。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和第二进液电磁阀并联后通过过滤器与自吸水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进液电磁阀、第二进液电磁阀、自吸水泵、电导率采集器、第一回流电磁阀、第二回流电磁阀、MCU等的配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够方便控制粗、精加工工作液交换,满足各自的加工要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工艺性指标,提高加工稳定性。由于所述的自吸水泵和电导率采集器之间设置有支管,在该支管上设置有球形手动阀,该球形手动阀通过第一泄压电磁阀和第二泄压电磁阀分别连接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连接,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球形手动阀和第一泄压电磁阀、第二泄压电磁阀的配合使用,方便地调节进入机床工作液流量,自吸水泵的出水口的一部分工作液经球形手动阀流回各自的储液箱。由于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和第二进液电磁阀并联后通过过滤器与自吸水泵连接,可以过滤金属碎渣等物质,清洁工作液,并且减小其对工作液中电导率检测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的通断控制系统的控制关系的结构框图;图中,1—第一储液箱,2—第二储液箱,3—第二进液电磁阀,4—第一进液电磁阀,5—过滤器,6—自吸水泵,7—电导率采集器,8—球形手动阀,9—工作台液槽,10—第二回流电磁阀,11—第一回流电磁阀,12—第二泄压电磁阀,13—第一泄压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1、第二储液箱2、第一进液电磁阀4、第二进液电磁阀3、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工作台液槽9、第一回流电磁阀11、第二回流电磁阀10以及相适应的通断控制系统;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4与第一储液箱1连接,第二进液电磁阀3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进液电磁阀4和第二进液电磁阀3并联后依次连接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以及工作台液槽9;所述的第一回流电磁阀11与第一储液箱1连接,第二回流电磁阀10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回流电磁阀11和第二回流电磁阀10并联后与工作台液槽9连接;所述的通断控制系统包括MCU,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4、第二进液电磁阀3、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第一回流电磁阀11、第二回流电磁阀10均与该MCU连接,该MCU还连接机床控制台。本技术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第二进液电磁阀3、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第一回流电磁阀11、第二回流电磁阀10、MCU等的配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够方便控制粗、精加工工作液交换,满足各自的加工要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工艺性指标,提高加工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MCU还设置有蜂鸣器、串口,并配合有相应的串口屏幕交互界面和上位机显示界面。使用时,第一储液箱1和第二储液箱2分别存放粗加工工作液和精加工工作液,首先系统开机自检,自动判别具体粗、精工作液箱;自检完成后,通断控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等待机床控制台的加工信号(粗、精加工信号);当机床开始加工时,通断控制系统立即开启自吸水泵,然后根据相应的机床加工状态,开启相应的电磁阀,并通过电导率采集器7中的电导率传感器进行电导率的实时采集。一旦工作液的电导率超过了设置值,系统中的蜂鸣器就会响起,串口屏上也会出现相关的警示符号。但此时系统仍会保持机床加工状态时的工作液供给,不影响加工的正常进行,当机床完成加工后,系统自动关闭自吸水泵6及相应电磁阀。若第一储液箱1的是粗加工工作液、第二储液箱2的是精加工工作液,粗加工时开启第一进液电磁阀4和第一回流电磁阀11,关闭第二进液电磁阀3和第二回流电磁阀10;精加工时则开启第二进液电磁阀3和第二回流电磁阀10,关闭第一进液电磁阀4和第一回流电磁阀11。值得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箱(1)、第二储液箱(2)、第一进液电磁阀(4)、第二进液电磁阀(3)、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工作台液槽(9)、第一回流电磁阀(11)、第二回流电磁阀(10)以及相适应的通断控制系统;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4)与第一储液箱(1)连接,第二进液电磁阀(3)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进液电磁阀(4)和第二进液电磁阀(3)并联后依次连接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以及工作台液槽(9);所述的第一回流电磁阀(11)与第一储液箱(1)连接,第二回流电磁阀(10)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回流电磁阀(11)和第二回流电磁阀(10)并联后与工作台液槽(9)连接;所述的通断控制系统包括MCU,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4)、第二进液电磁阀(3)、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第一回流电磁阀(11)、第二回流电磁阀(10)均与该MCU连接,该MCU还连接机床控制台。
【技术特征摘要】
1.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工作液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
一储液箱(1)、第二储液箱(2)、第一进液电磁阀(4)、第二进液电磁阀(3)、
自吸水泵(6)、电导率采集器(7)、工作台液槽(9)、第一回流电磁阀(11)、
第二回流电磁阀(10)以及相适应的通断控制系统;所述的第一进液电磁阀(4)
与第一储液箱(1)连接,第二进液电磁阀(3)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
进液电磁阀(4)和第二进液电磁阀(3)并联后依次连接自吸水泵(6)、电导
率采集器(7)以及工作台液槽(9);所述的第一回流电磁阀(11)与第一储液
箱(1)连接,第二回流电磁阀(10)与第二储液箱(2)连接,第一回流电磁
阀(11)和第二回流电磁阀(10)并联后与工作台液槽(9)连接;所述的通断
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翠霞,刘康,胡光忠,谢文玲,蒋晓舒,张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