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传输装置、位于下层的第二传输装置及位于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之间的由多个平行的滚动轴组成的测弯辊组,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上侧传输带和下侧传输带,第一传输装置的下侧传输带与第二传输装置的上侧传输带呈并行缠绕于多个滚动轴的外圆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带动位于两传输带之间的柔性显示屏移动,使柔性显示屏体沿着多个滚动轴的外圆面作曲线运动,测试过程中既有面内弯曲,又有面外弯曲,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累积效应,消除了弯曲过程中应力的影响,满足量产对于柔性屏弯曲老化测试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柔性显示屏老化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固定曲面显示的显示屏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可弯曲显示的显示屏也将很快步入量产。但是弯曲测试部分还不健全,目前常见的弯曲测试方法只能进行单个屏体或者小批量测试,无法实现对大量(或所有)屏体进行弯曲测试,因此,对于大型量产产品,亟需一种可实现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的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柔性显示屏实现批量弯曲老化测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传输装置、位于下层的第二传输装置及位于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之间的由多个平行的滚动轴组成的测弯辊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上侧传输带和下侧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下侧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上侧传输带呈并行缠绕于多个所述滚动轴的外圆面;所测柔性显示屏由所述测弯辊组的一端进入呈并行的两传输带之间,经多个所述滚动轴后由所述测弯辊组的另一端输出。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测弯辊组两端上方的安装支架及第一环形传输带,所述安装支架上分别设置至少两组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对辊组,所述第一环形传输带依次贯穿各所述对辊组和多个所述滚动轴。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测弯辊组两端的传动辊及第二环形传输带,所述第二环形传输带依次缠绕于所述传动辊和各个所述滚动轴的外圆面。多个所述滚动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其由2~50个所述滚动轴组成所述测弯辊组。所述滚动轴的半径与所测柔性显示屏的折弯半径相等。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第二传输装置及所述测弯辊组位于具有金属外罩的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保持箱体内恒温的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位于多个所述滚动轴的两端或上、下方。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A.本技术所提供的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可以实现大批量柔性显示屏的弯曲老化测试,通过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带动位于两传输带之间的柔性显示屏移动,使柔性显示屏体沿着多个滚动轴的外圆面作曲线运动,柔性显示屏沿着滚动轴的外圆面贴合时,其曲率半径与弯曲滚轴的半径相同,测试过程中既有面内弯曲,又有面外弯曲,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累积效应,消除了弯曲过程中应力的影响,满足量产对于柔性屏弯曲老化测试的需求;B.由于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中的环形传输带做反复运动,测试时,柔性显示屏从测弯辊组一侧的滚动轴进入,从另一侧的滚动轴输出,可以很好的实现批量柔性显示屏的弯曲老化测试。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结构平面图(去除金属外罩);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测试设备整体结构立体图。图中:1-第一传输装置,11-对辊组,12-安装支架,13-第一环形传输带;2-第二传输装置,21-传动辊,22-第二环形传输带;3-测弯辊组,31-滚动轴;4-柔性显示屏;5-金属外罩;6-箱体;7-恒温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传输装置1、位于下层的第二传输装置2及位于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之间的由多个平行的滚动轴31组成的测弯辊组3,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均包括上侧传输带和下侧传输带,第一传输装置1的下侧传输带与第二传输装置2的上侧传输带呈并行缠绕于多个滚动轴31的外圆面;所测柔性显示屏4由测弯辊组3的一端进入呈并行的两传输带之间,经多个滚动轴31后由测弯辊组3的另一端输出。其中的第一传输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图中未标示出)、位于测弯辊组3两端上方的安装支架12及第一环形传输带13,安装支架12上分别设置至少两组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对辊组11,第一环形传输带13依次贯穿各对辊组11和多个滚动轴31。而第二传输装置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图中未标示出)、位于测弯辊组3两端的传动辊21及第二环形传输带22,第二环形传输带22依次缠绕于位于两端的传动辊21及各个滚动轴31的外圆面。两传输装置分别有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在输送时,保持两传输装置处于相同的传输速度,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电机均采用变速马达,传输带的传输速度、松紧度均可调。为减少传输中应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中的两传输装置采用上下两层传输形式,柔性显示屏于上下传输带中间传送,环形传输带传输面材质一致;而多个滚动轴,可根据测试柔性显示屏的半径要求,进行滚动轴的尺寸选择和更换;其中各滚动轴的可做成位置可调,其上下和左右位置均可改变,其中的滚动轴31选择低摩擦力、无油轴承,避免摩擦力和油污对柔性显示屏的影响。图2中多个滚动轴3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其由2~50个滚动轴31组成测弯辊组3,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某几个滚动轴的位置,使其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为避免外部气流和环境的影响,如图3所示,第一传输装置1、第二传输装置2及测弯辊组3位于具有金属外罩5的箱体6内,箱体6内设有用于保持箱体6内恒温的恒温加热器7。恒温加热器7可运用加热丝或加热板形式加热,也可采用其它形式进行加热。在金属外罩5的内部两侧或上下安装加热器,保证内部恒温并且温度可调整,以满足工艺需求。在具体测试时,分别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使其分别驱动第一环形传输带13和第二环形传输带22移动;将柔性显示屏4从测弯辊组3一侧的滚动轴31进入,从另一侧的滚动轴31输出,可以很好的实现批量柔性显示屏4的弯曲老化测试。柔性显示屏4沿着滚动轴31的外圆面贴合时,其曲率半径与多个弯曲滚动轴31的半径相同,测试过程中既有面内弯曲,又有面外弯曲,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累积效应,消除了弯曲过程中应力的影响,满足量产对于柔性显示屏4弯曲老化测试的需求。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传输装置(1)、位于下层的第二传输装置(2)及位于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之间的由多个平行的滚动轴(31)组成的测弯辊组(3),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均包括上侧传输带和下侧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的下侧传输带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的上侧传输带呈并行缠绕于多个所述滚动轴(31)的外圆面;所测柔性显示屏(4)由所述测弯辊组(3)的一端进入呈并行的两传输带之间,经多个所述滚动轴(31)后由所述测弯辊组(3)的另一端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
备包括位于上层的第一传输装置(1)、位于下层的第二传输装置(2)及位
于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之间的由多个平行的滚动轴(31)
组成的测弯辊组(3),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和第二传输装置(2)均包括
上侧传输带和下侧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的下侧传输带与所述第
二传输装置(2)的上侧传输带呈并行缠绕于多个所述滚动轴(31)的外圆
面;所测柔性显示屏(4)由所述测弯辊组(3)的一端进入呈并行的两传输
带之间,经多个所述滚动轴(31)后由所述测弯辊组(3)的另一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老化测试设备,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测弯辊组(3)
两端上方的安装支架(12)及第一环形传输带(13),所述安装支架(12)
上分别设置至少两组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对辊组(11),所述第一环形传输带
(13)依次贯穿各所述对辊组(11)和多个所述滚动轴(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批量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华,赵长征,王鹏,袁亚鸿,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