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760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属于生物质燃烧装置领域,其结构包括炉体外壳,炉体外壳内安装炉膛,炉膛与炉体外壳之间留有冷却风道,炉膛内腔由隔墙分隔为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后端加设副燃烧室,副燃烧室侧壁开设喷火口,副燃烧室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结构,其弧形曲面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来炉膛(主燃烧室)与喷火口之间增加一个燃烧室(副燃烧室),使来自主燃烧室的未燃尽碳颗粒在副燃烧室内部作进一步燃烧,提高了整机效率,同时副燃烧室利用了撞击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原理进行弧形设计,兼有了除尘器功能,降低了喷火口灰渣的携带量,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使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更充分、结渣量更低、喷火口携带灰量更少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生物钟燃烧机使用半气化沸腾燃烧方式,热量由炉膛内部经喷火口直接输出,工作过程中喷火口携带一定量的未燃尽的碳颗粒及轻质灰分,这一现象影响了燃烧机的效率,也会给后续设备造成污染。为了克服现有的燃烧机效率低及喷火口带灰这些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机,该燃烧机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还能降低喷火口携带的灰渣量,减轻对后续设备的污染,从而减轻了后续除尘设备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包括炉体外壳,炉体外壳内安装炉膛,炉膛与炉体外壳之间留有冷却风道,炉膛一侧设有喷火口;所述炉膛内腔由隔墙分隔为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后端加设副燃烧室,上述喷火口开设在副燃烧室侧壁上,所述副燃烧室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结构,其弧形曲面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副燃烧室的容积为主燃烧室容积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的火道截面积等于喷火口的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与与副燃烧室相连通的火道靠近主燃烧室的上部。进一步的,所述副燃烧室侧壁设有与冷却风道相通的二次风道。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为筒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副燃烧室内设有涡流板。更进一步的,所述涡流板采用耐火砖砌成。进一步的,所述炉膛外侧设有保温耐火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之间的隔墙采用高铝耐火砖。本技术的一种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炉膛内腔由隔墙分隔为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后端加设副燃烧室,上述喷火口开设在副燃烧室侧壁上,所述副燃烧室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结构,其弧形曲面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连通,降低了火焰气流的阻力,同时副燃烧室利用了撞击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原理进行弧形设计,兼有了除尘器功能,降低了喷火口灰渣的携带量;2、副燃烧室的容积为主燃烧室容积的两倍,不仅延长了未燃尽颗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还会产生减速沉降的效果;3、副燃烧室侧壁设有与冷却风道相通的二次风道,便于燃烧未尽的碳颗粒及轻质灰分的进一步燃烧;4、副燃烧室内设有涡流板,来自主燃烧室的未燃尽碳颗粒切向进入副燃烧室,由于涡流板的作用,火焰气流在副燃烧室内产生涡流,从而延长了未燃尽颗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燃烧效率;5、涡流板采用耐火砖砌成,炉膛外侧设有保温耐火材料层,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之间的隔墙采用高铝耐火砖,便于控制燃烧温度,提高燃烧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原来炉膛(主燃烧室)与喷火口之间增加一个燃烧室(副燃烧室),使来自主燃烧室的未燃尽碳颗粒在副燃烧室内部作进一步燃烧,提高了整机效率,同时副燃烧室利用了撞击除尘、重力除尘、旋风除尘原理进行弧形设计,兼有了除尘器功能,降低了喷火口灰渣的携带量;其结构简单,强度高,便于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外壳,2、冷却风道,3、保温耐火材料层,4、炉膛,5、喷火口,6、涡流板,7、炉门,8、炉排,9、主燃烧室,10、隔墙,11、副燃烧室,12、二次风道,13、排渣口,14、弧形曲面。图中箭头代表火焰气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其结构包括炉体外壳1,炉体外壳1内安装炉膛4,炉膛4与炉体外壳1之间留有冷却风道2,炉膛4内下部设有炉排8。炉膛4内腔由隔墙10分隔为主燃烧室9和副燃烧室11,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9后端加设副燃烧室11。主燃烧室9优选为筒状结构,主燃烧室9侧壁上开设炉门7;副燃烧室11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14结构,其弧形曲面14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9连通,副燃烧室11侧壁上部开设喷火口5,下部开设排渣口13。主燃烧室9与与副燃烧室11相连通的火道靠近两燃烧室的上部。主燃烧室9与副燃烧室11相连通的火道截面积等于喷火口5的截面积。在技术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燃烧未尽的碳颗粒及轻质灰分的减速沉降,副燃烧室11的容积设计为主燃烧室9容积的两倍。在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沉降效果,降低喷火口5灰渣的携带量,副燃烧室11内设有涡流板6,涡流板6优选采用耐火砖砌成。在技术的基础上,为了控制燃烧温度及提高燃烧机的使用安全性,炉膛4外侧设有保温耐火材料层3,主燃烧室9和副燃烧室11之间的隔墙10采用高铝耐火砖。在技术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燃烧未尽的碳颗粒及轻质灰分的进一步燃烧,副燃烧室11侧壁设有与冷却风道2相通的二次风道12,二次风道12优选位于副燃烧室11下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燃烧室9和副燃烧室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定。本技术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主燃烧室9内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在旋转风的作用下先进行旋转燃烧,燃烧未尽的碳颗粒及轻质灰分随火焰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副燃烧室11,在副燃烧室11内与副燃烧室11内壁产生撞击沉降,由于副燃烧室11容积大于主燃烧室9容积的缘故也会产生减速沉降,同时火焰气流在副燃烧室11内作离心运动,并在涡流板6的作用下产生沉降,所有沉降到副燃烧室11底部的未燃尽碳颗粒在二次风的作用下进一步燃烧,存在于副燃烧室11底部的燃渣将不会被气流带出喷火口5,然后经副燃烧室出渣口13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包括炉体外壳,炉体外壳内安装炉膛,炉膛与炉体外壳之间留有冷却风道,炉膛一侧设有喷火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腔由隔墙分隔为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后端加设副燃烧室,上述喷火口开设在副燃烧室侧壁上,所述副燃烧室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结构,其弧形曲面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包括炉体外壳,炉体外壳内安装炉膛,炉膛与炉体外壳之间留有冷却风道,炉膛一侧设有喷火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腔由隔墙分隔为主燃烧室和副燃烧室,沿火焰气流方向,在主燃烧室后端加设副燃烧室,上述喷火口开设在副燃烧室侧壁上,所述副燃烧室两相对的内侧壁为弧形曲面结构,其弧形曲面边缘沿切线方向与主燃烧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燃烧室的容积为主燃烧室容积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相连通的火道截面积等于喷火口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燃烧室生物质降渣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室与与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崇琛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田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