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285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移动停车架,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一载车台、一第一传动机构、一升降机构和一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可沿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载车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顶部。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强,并适用于狭窄过道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具有结构稳定性高、安全性好、通用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停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驱式移动停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城市停车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各住宅小区、商务区、停车场车位需求日益骤增,停车位价格高涨,很多区域因停车位短缺,造成许多车辆无车位可停。目前的停车方法:1、有大型集中式升降停车库,由于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维护其费用昂贵,能耗大占地面积大,而在一些区域推广受很大环境限制和困难。2、现有的地面,地下停车位但是已经饱和无法增加停车数量,无法满足新增车辆停车需求。3、现有的各种小型停车车库由于上下层停车、驶出时,需要下层的所停车辆让行,才能满足上层车辆的停放和驶出的要求,造成非常不便,所以推广范围有限。另外,汽车在倒入停车位时,需要在车位前预留一定空间,汽车在进库过程中需要回转过程,所以预留空间必须足够大,要不对于一些操作不熟练的司机很难进库,甚至发生碰撞刮擦情况,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害。而且相邻两个车位之间必须预留足够大的空间,要不会造成虽然都停好车,但两车之间相邻的车门无法打开。这些情况都将造成停车位空间的浪费,尤其是对于狭小的空间需要停放两辆以上的车辆时,根本无法实现停车,造成资源的浪费。且现有车架普遍存在移动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也有层叠的停车位,就是在路面的停车上在架构一可升降的停车位。但这种停车位会产生汽车停放的顺序受到限制的问题。一旦底面上的车位先停放车辆,就使得上层的停车位就不能被正常使用。目前也有一些结构更加精密的可滑动式车架,如公开号为:CN102155102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文本,公开了一种独立可移动的停车装置,其在载车构件整体呈>一升降平台结构,与前述停车位的区别在于载车构件可通过底部的导轨和传动组件移动至停车位置外的车道,从而使得装置上层不受下部订车位是否已停车的影响。但该种平台式移动的结构其结构稳定性十分有限,在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上部平台已停放有车辆的情况下移动时,极容易由于惯性以及传动等原因产生较大的晃动,平台下部支撑柱和连接结构极易容易在晃动时产生坏损和松动,并容易对车辆内部精确度高的部件造成损坏,甚至可能造成车辆的滑移或滑落事故发生,对车辆停放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对于较为狭窄的通道,当一停车位的前后相邻下部停车位都已停放车辆的情况下,由于车辆过道较窄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供车辆转弯,从而使得车辆无法进入或很难进入该停车位,因此造成该停车位无法得到或很难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停车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强,并适用于狭窄过道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具有结构稳定性高、安全性好、通用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一载车台、一第一传动机构、一升降机构和一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可沿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载车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顶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底部,所述滚轮中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的滚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复数个伸缩导向杆,所述伸缩导向杆连接于一第一固定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导向杆包括一第一连接杆和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一第二框架和两导轨,所述第二框架底部固定于地面,所述导轨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顶部,所述第一框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地架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载车台、一第二传动机构和一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连接于一第二固定面与所述第二载车台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载车台,所述第二载车台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可沿所述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采用水平设置的一菱形伸缩架,所述菱形伸缩架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面,所述菱形伸缩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载车台,所述菱形伸缩架第一端和所述菱形伸缩架第二端之间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菱形伸缩架包括一第一弯折臂和一第二弯折臂,所述第一弯折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臂的第一端枢接于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一弯折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弯折臂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载车台;所述第一弯折臂和所述第二弯折臂的中部可相互远离地弯折,当所述第一弯折臂和所述第二弯折臂弯折时,所述第一弯折臂和所述第二弯折臂围绕形成的空间呈菱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弯折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臂的第一端分别形成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臂和所述第二弯折臂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枢接,所述连接部外侧形成轮齿,所述第一弯折臂的轮齿与所述第二弯折臂的轮齿啮合。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两交叉设置的直杆和两滑轨;两所述直杆的第一端间隔枢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面,且两所述直杆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载车台的距离相等;两所述直杆的第二端分别枢接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滑动地固定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第二载车台,所述滑轨长度方向与两所述直杆的第一端连线平行。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第一载车台用于承载需要停放在车架上层的车辆。第一传动机构用于传动第一框架进行往复运动,第一导向机构用于给第一框架沿预设方向导向,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导向机构配合实现第一框架沿预设方向的往复运动。升降机构用于第一载车台的升降。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使得第一载车台受到驱动时的运动更为稳定平稳。滚轮中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的滚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实现了对第一框架的前置驱动,实现了第一框架的平稳传动。伸缩导向杆用于实现对第一框架沿预设方向的导向。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配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使得第一框架的导向传动更为的平稳。第二载车台用于承载希望停放于本技术车架底层的车辆。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配合用于传动第二载车台沿预设方向往复运动,使得本技术设置于较为狭窄的通道时,底层的第二载车台能够直接沿预设方向伸入车道,车辆直接开上第二载车台后,再通过第二载车台的复位即可实现停车架底层车辆的停放。从而即使当一停车位的前后相邻下部停车位都已停放车辆,车辆过道较窄也没有足够的空间供车辆转弯的情况下,车辆也能够便捷而毫无困难地进入该停车位,保证了停车位、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导向机构采用水平设置的一菱形伸缩架使得第二载车台在传动时所受到的导向力的合力方向与第二传动机构提供的驱动力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并保持平衡,避免产生竖直方向的分力,从而可实现第二载车台的匀速平稳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一载车台、一第一传动机构、一升降机构和一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可沿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载车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框架、一第一载车台、一第一传动机构、一升降机构和一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和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可沿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载车台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和至少三个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底部,所述滚轮中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前侧底部的滚轮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复数个伸缩导向杆,所述伸缩导向杆连接于一第一固定面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向杆包括一第一连接杆和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一第二框架和两导轨,所述第二框架底部固定于地面,所述导轨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顶部,所述第一框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地架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前驱式移动停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载车台、一第二传动机构和一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连接于一第二固定面与所述第二载车台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载车台,所述第二载车台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张育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张育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