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螺类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含有螺结构的螺环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活性,以下为部分专利或文献中已公开的、与本专利技术技术密切相关的几个化合物的示例,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据文献(Bioorg.Med.Chem.Lett.1997,663-668)报道,化合物1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剂,可用于治疗特纳综合症、促进烧伤愈合、防止骨质疏松和减缓身体机能衰退等。据文献(US2003/171370)报道,化合物2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症、脑中风、癫痫、阿尔兹海摩综合症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等。据文献(Bioorg.Med.Chem.Lett.2001,3099-3102;Bioorg.Med.Chem.Lett.2001,2469-2473)报道,化合物3作为人体CCR5拮抗剂,可用于HIV-1感染的治疗。螺类化合物经还原可得到螺类化合物,同样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示例如下所示 文献(J.Med.Chem.1994,37,2574-258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苯并环-1-酮-3-(4′-哌啶)]类模板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制备,将取代的2,3-二氢茚-1-酮与碘盐、有机碱、烷基氯硅烷在乙腈中回流进行硅醚化反应得到茚-1-烯醇-硅醚基化合物;茚-1-烯醇-硅醚基化合物经碱去质子后与N-保护-双二氯乙基胺化合物发生烷基化反应得到1-硅醚基-螺[茚-1,4’-哌啶];1-硅醚基-螺[茚-1,4’-哌啶]在脱硅烷试剂作用下脱除硅烷得到N-保护-1-酮-二氢螺[茚-1,4’-哌啶],反应式如下: *** 化合物Ⅰ 其中:R↓[1]为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氢原子、甲基、甲氧基或卤素原子中的一种,取代基R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华,胡孟奇,谢高云,唐飞宇,刘庆生,陈华祥,罗云富,董径超,马汝建,陈曙辉,李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