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62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和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输送,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旋转;输送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座板和第一下座板,第一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上端与第一上座板固定连接,第一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辊轴,第一辊轴的外表面呈V型,第一辊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其旋转;旋转辊道机构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二辊轴,且第二辊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辊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能实现大型管类零件的自动输送和自动旋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Straightening tool for large pipe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ightening technology of large pipe parts, including at least two roller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t least two roller rotating mechanism, a conveying mechanism for at least two of the large pipe parts conveying, used to rotate the large tube parts and at least two rotary roller convey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mechanism; the upper seat board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irst lower base plate, the first base plat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cylinder, the firs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rod extends to the first, the firs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first seat board, the first seat board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roller shaf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roller shaft is V, the first motor driving shaft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first roller; roller rotating mechanism includes two parallel second rollers and second roller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roller shaft Vertical line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veying and automatic rotation of the large pipe parts,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管类零件在校直时的输送通常采用吊运方式,由于吊运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方式的输送不能形成连续作业,不能适应批量化生产,且输送位置难以控制,效率低,安全性差。且在校直时没有实现大型管类零件的自动旋转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和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输送,所述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旋转;所述输送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座板和第一下座板,所述第一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与第一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外表面呈V型,所述第一辊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一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刚性限位杆,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下座板,且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台肩;所述旋转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上座板和第二下座板,所述第二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端与第二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辊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二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刚性限位杆,所述第二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下座板,且所述第二刚性限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台肩。所述第一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下座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下座板上的第一导套。所述第二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导杆,所述第二下座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下座板上的第二导套。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套有一个截面为T型的第一螺套,所述第一上座板下端固定设有一个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套相配合的第一T型槽。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端套有一个截面为T型的第二螺套,所述第一上座板下端固定设有一个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套相配合的第二T型槽。所述两个第二辊轴分别为第二主动辊轴、第二被动辊轴,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辊轴旋转。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设置有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和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能实现大型管类零件的自动输送和自动旋转,以便于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作业,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输送辊道机构主要通过第一油缸带动第一辊轴抬升,从而使得管类零件脱离其原来的承力座,经输送辊道机构的第一辊轴抬升后进行校直过程中的输送,能实现大型管类零件的自动抬升和输送,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3、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旋转辊道机构主要通过第二油缸带动两个第二辊轴抬升,从而使得管类零件脱离其原来的承力座,经旋转辊道机构的两个第二辊轴抬升后进行旋转,以便完成校直过程中的打表作业,能实现大型管类零件的自动抬升和旋转,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4、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通过第一刚性限位杆和第二刚性限位杆分别对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抬升高度进行限位,保证了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抬升高度的精确性,实现了每个输送辊道机构的第一辊轴的抬升高度相等,以及每个旋转辊道机构的第二辊轴的抬升高度相等,从而保证了大型管类零件校直的准确性。5、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设置了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对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抬升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6、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活塞杆上端和上座板下端通过T型的螺套和带T型槽的法兰相连接,装配和拆卸简单方便,且采用法兰能增大上座板的受力面积,使得上座板抬升过程中保持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输送辊道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辊道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标号:1输送辊道机构,11第一上座板,12第一下座板,13第一油缸,14第一辊轴,15第一电机,16第一刚性限位杆,161第一限位台肩161,17第一导杆,18第一导套,19第一螺套,110第一法兰,2旋转辊道机构,21第二上座板,22第二下座板,23第二油缸,24第二辊轴,25第二电机,26第二刚性限位杆,261第二限位台肩,27第二导杆,28第二导套,29第二螺套,210第二法兰,3大型管类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包括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1和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2,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1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3进行输送,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2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3进行旋转。参见图2、图3,输送辊道机构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座板11和第一下座板12,第一下座板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13,第一油缸13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上端与第一上座板11固定连接,第一上座板1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辊轴14,第一辊轴14的外表面呈V型,第一辊轴14通过第一电机15驱动其旋转,第一上座板11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刚性限位杆16,第一刚性限位杆16的下端穿过第一下座板12,且第一刚性限位杆16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台肩161。第一上座板11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导杆17,第一下座板12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8,第一导杆17的下端穿过第一下座板12上的第一导套18,设置第一导杆17和对第一辊轴14和第二辊轴24抬升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第一活塞杆上端套有一个截面为T型的第一螺套19,第一上座板11下端固定设有一个第一法兰110,第一法兰11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套19相配合的第一T型槽。该输送辊道机构1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油缸13带动第一上座板11抬升,进而带动第一辊轴14抬升,从而使得大型管类零件3脱离其原来的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和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输送,所述至少两个旋转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旋转;所述输送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座板和第一下座板,所述第一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与第一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外表面呈V型,所述第一辊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一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刚性限位杆,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下座板,且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台肩;所述旋转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上座板和第二下座板,所述第二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端与第二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辊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二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刚性限位杆,所述第二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下座板,且所述第二刚性限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台肩。...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管类零件的校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和至少两个旋转
辊道机构,所述至少两个输送辊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输送,所述至少两个旋转辊
道机构用于对大型管类零件进行旋转;所述输送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座板和
第一下座板,所述第一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
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上端与第一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座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辊
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外表面呈V型,所述第一辊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一上座
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刚性限位杆,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下
座板,且所述第一刚性限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台肩;所述旋转辊道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
置的第二上座板和第二下座板,所述第二下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上设
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端与第二上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座板上
转动设置有并排的两个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辊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
第二辊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其旋转,所述第二上座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刚性限
位杆,所述第二刚性限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来宏王健陈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压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