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64320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频率分集阵列不能形成距离‑角度解耦合自适应响应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设计频率分集阵列发射信号频率;2.获得频率分集阵列发射信号和接收端回波信号;3.对接收端回波信号进行矢量输出,得到回波信号的快拍矢量;4.对快拍矢量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得到距离‑角度的二维波束形成方向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频率分集阵列发射自由度,形成了基于频率分集MIMO雷达系统在距离和角度维的可控自由度,并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实现了距离‑角度的二维波束形成,可用于目标的距离‑角度联合检测,并抑制与距离相关的干扰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可用于检测目标和抑制与距离相关的干扰。
技术介绍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相比于传统相控阵雷达,能够有效地利用发射自由度,实现发射-接收联合处理,能够提高自适应能力,提高雷达参数估计性能。然而传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仅具有角度维自由度,没有距离维自由度,难以实现与距离相关的干扰抑制。频率分集阵列的概念由PaulAntonik等人于2006年国际雷达会议上提出,具有灵活的波束控制能力,日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其各发射阵元的载频存在一个小的频率间隔,由此可以产生与距离-角度依赖的天线方向图。近十年来,关于频率分集阵列雷达的距离-角度二维波束形成、与距离相关干扰的抑制等特性已有研究。然而频率分集阵列方向图的距离-角度二维依赖性由频率增量决定,不能自适应地形成零点和凹陷,对复杂环境和干扰的抑制能力差,在这些情况下会造成目标检测性能的严重下降,因此需要自适应地形成与环境相匹配的波束方向图,增强频率分集阵列方向图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自适应地形成与环境相匹配的距离-角度解耦合的波束方向图,增强频率分集阵列方向图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提高目标检测性能。是在频率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的基础上,对其距离-角度二维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进行研究,发掘其在距离-角度联合域进行目标检测以及抑制与距离相关干扰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通过对均匀分布线阵的各发射阵元间引入频率间隔,通过频率分集阵列发射正交波形信号,通过产生与距离、角度都相关的发射导向矢量,通过在接收端对回波信号采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由此可以产生与角度、距离同时依赖的天线方向图,进而在距离-角度联合域进行目标检测以及干扰抑制。其实现方案如下:(1)在共址等距线阵的各发射阵元间引入频率间隔Δf,得到频率分集阵列第m个发射阵元的发射信号频率:fm=f0+(m-1)Δf,m=1,2,…,M其中,M为发射阵元数目,f0为第一个天线,即参考天线的载频;(2)根据发射信号总能量E和频率分集阵列的发射信号频率fm,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发射信号:sm(t)=EMφm(t)exp{j2πfm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610058784.html" title="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a>

【技术保护点】
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包括:(1)在共址等距线阵的各发射阵元间引入频率间隔Δf,得到频率分集阵列第m个发射阵元的发射信号频率:fm=f0+(m‑1)Δf,m=1,2,…,M其中,M为发射阵元数目,f0为第一个天线,即参考天线的载频;(2)根据发射信号总能量E和频率分集阵列的发射信号频率fm,得到第m个发射阵元的发射信号:sm(t)=EMφm(t)exp{j2πfmt}]]>其中,E为发射信号总能量,φm(t)为第m个阵元发射波形,j表示虚数,t为传播时间;(3)获得频率分集阵列接收端回波信号:(3a)获得接收端第n个阵元的接收信号:yn(t)=Σm=1Mym,n(t)]]>其中,ym,n(t)为第n个阵元接收由第m个阵元所发射的信号,n=1,2,…,N,N为接收阵元天线数目;(3b)构建发射导向矢量aL(θ,R)和接收导向矢量aR(θ):aR(θ)=[1,ej2πf0dRsinθc,...,ej2πf0dR(N-1)sinθc]T,]]>其中θ代表角度,R代表距离,dL、dR分别为发射、接收阵元间距,符号⊙为哈达玛Hadamard积,符号[·]T表示转置运算;(3c)将接收端各个阵元接收的信号表示为如下矩阵形式:Y=[y1,y2,...,yn,...,yN]T=ξaR(θ)aLT(θ,R)Φ]]>其中,Φ为各个阵元发射波形的矩阵,ξ为反射系数;(3d)根据(3c)获得接收端的合成回波信号表达式:X=S+J+N=ξsaR(θ0)aLT(θ0,R0)Φ+Σi=1DξiaR(θi)aLT(θi,Ri)Φ+N]]>其中S为接收的目标信号矩阵,θ0和R0分别为目标所在角度和距离,J为接收的干扰信号矩阵,θi和Ri分别为第i个干扰源所在角度和距离,D为干扰源数目,N为高斯白噪声,ξs和ξi分别为目标信号和干扰的反射系数;(3e)将合成回波信号X经过M路波形匹配后,再进行矢量输出,得到接收信号的快拍矢量y;(4)根据(3e)中的接收信号矢量y进行波束形成:(4a)根据(3e)中的接收信号矢量y计算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Q=Σi=1Dσi2a(θi,Ri)aH(θi,Ri)+σn2I]]>其中是第i个干扰的功率,为噪声协方差矩阵,符号是克罗内克Kronecker积;(4b)根据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Q,得到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解:w=Q-1a(θ0,R0)aH(θ0,R0)Q-1a(θ0,R0)]]>其中a(θ0,R0)=aR(θ0)⊗aL(θ0,R0);]]>(4c)根据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解w,得到与距离、角度有关的接收波束方向图:f(θ,R)=wTa(θ,R)其中a(θ,R)=aR(θ)⊗aL(θ,R).]]>...

【技术特征摘要】
1.频率分集MIMO雷达距离-角度解耦合波束形成方法,包括:
(1)在共址等距线阵的各发射阵元间引入频率间隔Δf,得到频率分集阵列第m个
发射阵元的发射信号频率:
fm=f0+(m-1)Δf,m=1,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桂生许京伟兰岚王成浩冯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