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187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连接构成内后视镜;内后视镜连接车载摄像头;内后视镜壳体内置有MCU微控制单元,车载摄像头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所述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除了可以满足车辆安装要求,还集成有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并且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的智能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光、车灯光的强弱等情况实现自动调节镜片亮或暗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能够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扩大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关于内后视镜,目前市场上汽车的内后视镜产品种类繁多:有前装式、后装式以及机械功能或电子功能,机械式内后视镜是纯机械件构成的内后视镜,一般会有一个三棱镜片实现手动防眩目功能;电子式内后视镜一般是在内后视镜上附带其他功能,如驻车显示系统、自动防眩目功能或指南针等电子功能;网络式内后视镜一般是在内后视镜中附带一个显示屏并且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功能,提供一些软件附加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20509806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多功能内后视镜的车辆,车辆载有行车记录仪和四个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及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与内后视镜相连接,将行车记录仪数据及摄像头采集数据传输至内后视镜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方便驾驶员清晰、全面、无死角盲区地观察本车与其它车辆的相对位置。对于内后视镜,除了满足车辆安装要求,还要考虑到内后视镜与车辆其他电子设备的通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该内后视镜除了可以满足车辆安装要求,还集成有行车记录仪、转向倒车等多项功能,并且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的智能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光、车灯光的强弱等情况实现自动调节镜片亮或暗的程度。本技术的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所述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连接构成内后视镜,所述内后视镜连接车载摄像头,所述内后视镜壳体内置有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所述车载摄像头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所述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电源模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后视镜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光传感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接口的外接端口连接车载电子设备,所述电源接口的内置接线端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MCU微控制单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传感器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传输至MCU微控制单元。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前摄像头、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前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中间靠上位置,所述前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左侧,所述左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右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右侧,所述右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后视镜面采用EC防眩镜片,所述EC防眩镜片与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EC防眩镜片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屏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MCU微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内后视镜具有行车记录仪、转向倒车及信号采集传输屏显等功能。2、该内后视镜满足车辆安装要求,其内置的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环境光、车灯光的强弱等情况实现自动调节镜片亮或暗的程度。3、方便车辆用户操作,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克服内后视镜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连接构成内后视镜,内后视镜连接车载摄像头,如图1所示,内后视镜壳体内置有MCU微控制单元,车载摄像头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电源模块,内后视镜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光传感器。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电源接口的外接端口连接车载电子设备,电源接口的内置接线端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光传感器连接MCU微控制单元,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传输至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车载摄像头包括前摄像头、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前摄像头、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均选用高清广角摄像头。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前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中间靠上位置,前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前摄像头将采集视频信号传输至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左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左侧,左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左摄像头将采集视频信号传输至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右摄像头安装于汽车右侧,右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右摄像头将采集视频信号传输至行车记录仪及MCU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内后视镜面采用EC防眩镜片,所述EC防眩镜片与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相连接,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的智能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光、车灯光的强弱等情况实现自动调节EC防眩镜片亮或暗的程度。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是一种智能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环境,设定自动防眩目等级,例如,可以设定为不防眩、浅防眩、中度防眩、深度防眩、完全防眩的五级防眩等级,以适应白天日照光线强、傍晚光线较弱、晚上开远光灯或近光灯情况、夜晚路灯下等车辆行驶环境。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EC防眩镜片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尺寸为1.5寸。本实施例所述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显示屏连接MCU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发送至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所述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连接构成内后视镜,所述内后视镜连接车载摄像头,所述内后视镜壳体内置有MCU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前摄像头、左摄像头、右摄像头;所述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内后视镜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光传感器;所述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的外接端口连接车载电子设备,所述电源接口的内置接线端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光传感器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传输至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内后视镜面采用EC防眩镜片,所述EC防眩镜片与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EC防眩镜片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MCU微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行车记录仪和转向倒车功能的自动内后视镜,包括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所述内后视镜面和内后视镜壳体连接构成内后视镜,所述内后视镜连接车载摄像头,所述内后视镜壳体内置有MCU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车载摄像头包括前摄像头、左摄像头、右摄像头;所述内后视镜壳体还内置有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所述内后视镜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光传感器;所述多级自动防眩控制模块与MCU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的外接端口连接车载电子设备,所述电源接口的内置接线端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光传感器连接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红外及可见光辐射信号传输至MCU微控制单元;所述内后视镜面采用EC防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艾科技陈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