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083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包括垃圾转运车以及下端置于地坑中左右两侧的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的分离压缩垃圾箱以及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实现自动对接的进口对接装置和出口对接装置,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密封盖、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推出机构和压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固废物生活垃圾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管道爬坡、固气分离、压缩回收和转运等问题,实现了收集管道与分离压缩垃圾箱高智能、全自动对接,做到了完全密封、无泄漏和零污染运行,而且可以有效保证垃圾箱的升降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设备
,特别是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
技术介绍
普通地埋式垃圾站有以下缺点:1、垃圾箱密封效果差,泄露严重;2、垃圾箱上未设置气固分离装置,不能实现固气分离;3、垃圾箱内未置有压缩机构和推出机构,箱体有效容积利用率差,靠翻转倾斜箱体将垃圾卸出,垃圾撒落严重。因此地埋式垃圾站不适用气力输送垃圾系统。而现有气力输送系统过程中的固气分离、压缩回收装置大多采用旋风分离与箱体分离的形式。旋风分离专门修建旋风分离设施,占地面积大,设备空间高,地埋管道爬坡高,风耗大;箱体分离方式分离效果差,箱体、管道进出气口对接困难,难以实现系统智能全自动化收集。尤其对于一些场地紧张、楼群密集且垃圾量大的客户,现有系统根本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旨在解决气力输送过程中管道爬坡、固气分离、压缩回收、转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包括垃圾转运车以及下端置于地坑中左右两侧的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的分离压缩垃圾箱以及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实现自动对接的进口对接装置和出口对接装置,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密封盖、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推出机构和压缩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固定在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另一端,所述压缩机构连接在所述推出机构上,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一圆形孔,所述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圆形孔内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圆筒、外旋过渡管、旋转笼、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分离圆筒置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箱体顶部的圆形孔内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旋过渡管设于所述分离圆筒中部并与所述分离圆筒相切;所述进口接管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所述第一管体呈圆筒状,口部置有对接口,所述第二管体为天方地圆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方形管口与所述外旋过渡管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圆形管口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口对接装置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口部对接口实现自动对接;所述出口接管口部置有对接口,所述分离圆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旋转笼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口接管的尾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出口接管的口部与所述出口对接装置实现自动对接。所述旋转笼由栅条组成,栅条为圆弧钢板结构,且其直径大于所述出风口的直径。所述密封盖为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座、阀板、空心且可充气的充气胶囊和用于打开所述阀门机构的第一油缸,所述阀板的形状、尺寸分别与所述箱体出料口形状、尺寸相同,所述阀座的一侧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侧端面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垃圾转运车实现对接的箱体对接口,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端部铰接于阀座底部,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于阀板顶部。所述垃圾转运车包括车体和固定在车体上的密封式垃圾箱,所述密封式垃圾箱中设有用于自动回收垃圾转运时掉落垃圾的接料装置和能够关闭密封式垃圾箱的翻转箱门,所述接料装置包括铰接于密封式垃圾箱箱体底板口部的下挡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下挡板的两相对侧边上并与所述下挡板相垂直的两块侧挡板,所述下挡板为方形直板,所述侧挡板为扇形板,所述箱体左右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开启接料装置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头部与所述侧挡板顶端铰接;所述密封式垃圾箱的左右侧设置有用于开启翻转箱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翻转箱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能够驱动旋转机构开启或关闭翻转箱门。所述同步升降机构为同步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垂直推料板、推出油缸和水平挡料板,所述推出油缸的缸筒端部铰接于垂直推料板上,所述推出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的箱体上,所述垂直推料板的下边缘紧贴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水平挡料板的边缘与所述垂直推料板的上边缘连接。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垂直压板、压缩油缸和水平护板,所述压缩油缸的缸筒端部铰接于所述推出油缸的缸筒上,所述压缩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于垂直压板上,所述垂直压板的下边缘紧贴于所述水平挡料板上,所述水平护板的边缘与所述垂直压板的上边缘连接。所述进口对接装置为胶囊式伸缩对接装置,口部为外锥面,并在所述外锥面端部设有密封圈,与进口对接装置对接的所述进口接管口部对接口为内锥面,两者锥度相同。所述出口对接装置为胶囊式伸缩对接装置,口部为内锥面,与出口对接装置对接的所述出口接管口部对接口为外锥面,并在所述外锥面端部设有密封圈,两者锥度相同。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固废物生活垃圾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管道爬坡、固气分离、压缩回收和转运等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旋风分离带来的占地面积大、设备空间高、地埋管道爬坡高、风耗大和箱体式分离产生的分离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了垃圾在转运过程中导致垃圾撒落严重、污水外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实现了收集管道与分离压缩垃圾箱高智能、全自动对接,做到了完全密封、无泄漏和零污染运行,而且可以有效保证垃圾箱的升降平衡。2、在出风口设置旋转笼,由出风口及旋风分离器内部气流运动带动旋转,起到拦截垃圾使之与气流分离的作用,同时旋转笼因间隙大而且高速旋转,不易堵塞,基本不用清理,维护成本低。3、本技术的密封盖采用阀门机构,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而且箱体对接口便于分离压缩垃圾箱与垃圾转运车实现对接,垃圾倒运时,可有效避免垃圾撒落、异味跑出、废液外流等环境污染。4、接料装置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有效防止垃圾掉落,同步升降机构为同步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由升降油缸驱动升降,载重量大,稳定性好,运转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垃圾转运车,2-密封式垃圾箱,3-升降油缸,4-同步升降机构,5-进口对接装置,6-出口对接装置,7-推出机构,7a-垂直推料板,7b-推出油缸,7c-水平挡料板,8-压缩机构,8a-垂直压板,8b-压缩油缸,8c-水平护板,9-气固分离装置,10-旋转笼,11-分离圆筒,12-分离压缩垃圾箱,13-密封盖,14-箱体对接口,15-翻转箱门,16-进口接管,17-出口接管,18-外旋过渡管,19-防护罩,20-第一油缸,21-接料装置,21a-侧挡板,21b-下挡板,22-第二油缸,23-第三油缸,24-旋转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包括垃圾转运车1以及下端置于地坑中左右两侧的同步升降机构4,还包括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4上端固定连接的分离压缩垃圾箱12以及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12实现自动对接的进口对接装置5和出口对接装置6,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12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密封盖13、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固分离装置9、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推出机构7和压缩机构8,所述箱体左右侧帮上设置有凸沿,所述同步升降机构4与所述凸沿固定连接,所述推出机构7固定在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另一端,所述压缩机构8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

【技术保护点】
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包括垃圾转运车以及下端置于地坑中左右两侧的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的分离压缩垃圾箱以及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实现自动对接的进口对接装置和出口对接装置,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密封盖、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推出机构和压缩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固定在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另一端,所述压缩机构连接在所述推出机构上,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一圆形孔,所述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圆形孔内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包括垃圾转运车以及下端置于地坑中左右两侧的同步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的分离压缩垃圾箱以及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实现自动对接的进口对接装置和出口对接装置,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密封盖、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推出机构和压缩机构,所述推出机构固定在所述箱体出料口的另一端,所述压缩机构连接在所述推出机构上,在所述压缩机构上方的箱体顶部设有一圆形孔,所述气固分离装置置于所述圆形孔内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圆筒、外旋过渡管、旋转笼、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分离圆筒置于所述分离压缩垃圾箱箱体顶部的圆形孔内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外旋过渡管设于所述分离圆筒中部并与所述分离圆筒相切;所述进口接管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所述第一管体呈圆筒状,口部置有对接口,所述第二管体为天方地圆结构,所述第二管体的方形管口与所述外旋过渡管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圆形管口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尾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口对接装置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口部对接口实现自动对接;所述出口接管口部置有对接口,所述分离圆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旋转笼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出口接管的尾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出口接管的口部与所述出口对接装置实现自动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笼由栅条组成,栅条为圆弧钢板结构,所述旋转笼呈圆筒状,且其直径大于所述出风口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地埋式分离压缩回收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为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座、阀板、空心且可充气的充气胶囊和用于打开所述阀门机构的第一油缸,所述阀板的形状、尺寸分别与所述箱体出料口形状、尺寸相同,所述阀座的一侧与所述箱体连接,另一侧端面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垃圾转运车实现对接的箱体对接口,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端部铰接于阀座底部,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于阀板顶部。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