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857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及定子绕组,所述铁芯上等间距开设有36‑120个定子槽,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十二的倍数,所述定子槽内设置有绝缘纸,所述绝缘纸将所述定子槽分隔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和外上层,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六相绕组,所述定子绕组每相包括第一跨线组、第二跨线组和第三跨线组以及采用波绕的方式绕设在所述铁芯上且绕设方向和绕设跨度相同的第一连接线组、第二连接线组、第三连接线组和第四连接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子绕组采用六相绕组且呈四层分布,同时定子绕组每相的定子线圈组采用连接线组和跨线相互串联起来,在不改变电机定子体积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功率较大而体积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内部零件,特别是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特别是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车用电动机的功率要求也同样在提高,功率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电动机体积的加大;然而,当前汽车上的各种设备也越来越多,提供给电动机的安装位置也越来越狭小及拥挤,在有限的空间内,现有电动机的功率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电动机体积与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成为电动机高功率研发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的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一般采用圆铜线组成线圈组进行绕设,由于圆铜线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每组线圈组需要包含较多的圆铜线,所形成的线圈组体积相对较大,散热效果较差,且耗材也较多,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定子绕组中,同一相的各线圈组一般分别卷绕后再采用并联的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然后各相再采用星形或三角形接法相互连接,这样当电动机的功率越大时,其体积也会越来越大,所需要使用的圆铜线数量也较多,成本相对较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较大而体积相对较小的驱动电机的定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及绕设在所述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铁芯上等间距开设有36-120个定子槽,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十二的倍数,所述定子槽内设置有绝缘纸,所述绝缘纸将所述定子槽在所述铁芯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分隔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和外上层,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六相绕组,所述定子绕组每相包括第一跨线、第二跨线和第三跨线以及采用波绕的方式绕设在所述铁芯上且绕设方向和绕设跨度相同的第一连接线组、第二连接线组、第三连接线组和第四连接线组,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绕设跨度都为五槽,且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和尾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之间都间隔有五槽;同一相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与绕设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自然形成第一引出线组,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尾端自然形成第二引出线组,所述第一跨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二跨线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三跨线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内上层和所述内下层之间或者交替绕设在所述外下层和所述外上层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同一相中,当所述第一连接线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内上层和所述内下层之间时,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外下层和所述外上层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线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外下层和所述外上层之间时,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内上层和所述内下层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子绕组的六相绕组分别为U1相绕组、U2相绕组、V1相绕组、V2相绕组、W1相绕组和W2相绕组,所述U1相绕组和所述U2相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相互连接,所述V1相绕组和所述V2相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相互连接,所述W1相绕组和所述W2相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相互连接,所述U1相绕组、所述V1相绕组和所述W1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出线组相互连接,所述U2相绕组、所述V2相绕组和所述W2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出线组相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U1相绕组、所述V1相绕组和所述W1相绕组中相邻两相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之间间隔有三槽;所述U2相绕组、所述V2相绕组和所述W2相绕组中相邻两相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之间也间隔有三槽;所述U1相绕组和所述U2相绕组之间、所述V1相绕组和所述V2相绕组之间以及所述W1相绕组和所述W2相绕组之间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组分别间隔有十三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每组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所述第四连接线、所述第一跨线组、所述第二跨线组和所述第三跨线组分别包括有一根以上的呈扁平状的扁铜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子绕组的六相绕组分别为U1相绕组、U2相绕组、V1相绕组、V2相绕组、W1相绕组和W2相绕组,所述U1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线组与所述U2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相互连接,所述V1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线组与所述V2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相互连接,所述W1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线组与所述W2绕组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相互连接,所述U2相绕组、所述V2相绕组和所述W2相绕组的所述第二引出线组相互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定子绕组采用六相绕组且呈四层分布,同时定子绕组每相的定子线圈组采用连接线组和跨线相互串联起来,在不改变电机定子体积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功率较大而体积相对较小。同时,通过采用横截面呈扁平状的扁铜线组成定子线圈组和连接线圈组,相比于传统电机使用的圆铜线,其更易于安装、稳定性较好且提高了定子绕组的槽满率,绕设后结构紧凑且输出功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驱动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定子绕组仅显示单相绕组;图2为本技术驱动电机的定子的单相绕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电机的定子的定子绕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各引出线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各引出线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对应标示如下:100-铁芯;110-定子槽;120-绝缘纸;130-内上层;140-内下层;150-外下层;160-外上层;200-定子绕组;210-第一跨线组;220-第二跨线组;230-第三跨线组;240-第一连接线组;250-第二连接线组;260-第三连接线组;270-第四连接线组;280-第一引线组;290-第二引线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100及绕设在铁芯100上的定子绕组200。铁芯100上等间距开设有36-120个定子槽110,定子槽110的形状可以为常规的形状,如矩形槽,定子槽110的槽数为十二的倍数,即定子槽110的槽数只能为36、48、60、72、84、96、108或120,依次对应的磁极对数分别为三对、四对、五对、六对、七对、八对、九对和十对,具体的槽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以定子槽110的槽数为72,磁极对数为六对的铁芯100为例进行说明。每槽的定子槽110内设置有绝缘纸120,绝缘纸120铺设在定子槽110的槽壁上,同时绝缘纸110将定子槽110在铁芯100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分隔为内上层130、内下层140、外下层150和外上层160,绝缘纸120为常规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及绕设在所述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上等间距开设有36‑120个定子槽,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十二的倍数,所述定子槽内设置有绝缘纸,所述绝缘纸将所述定子槽在所述铁芯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分隔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和外上层,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六相绕组,所述定子绕组每相包括第一跨线组、第二跨线组和第三跨线组以及采用波绕的方式绕设在所述铁芯上且绕设方向和绕设跨度相同的第一连接线组、第二连接线组、第三连接线组和第四连接线组,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绕设跨度都为五槽,且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和尾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之间都间隔有五槽;同一相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与绕设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自然形成第一引出线组,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尾端自然形成第二引出线组,所述第一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二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三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包括铁芯及绕设在所述铁芯上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上等间距开设有36-120个定子槽,所述定子槽的槽数为十二的倍数,所述定子槽内设置有绝缘纸,所述绝缘纸将所述定子槽在所述铁芯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分隔为内上层、内下层、外下层和外上层,所述定子绕组具有六相绕组,所述定子绕组每相包括第一跨线组、第二跨线组和第三跨线组以及采用波绕的方式绕设在所述铁芯上且绕设方向和绕设跨度相同的第一连接线组、第二连接线组、第三连接线组和第四连接线组,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绕设跨度都为五槽,且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和尾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之间都间隔有五槽;同一相中,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与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所在的所述定子槽相邻,且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与绕设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起绕端自然形成第一引出线组,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尾端自然形成第二引出线组,所述第一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二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所述第三跨线组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线组的尾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的起绕端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组、所述第二连接线组、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内上层和所述内下层之间或者交替绕设在所述外下层和所述外上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同一相中,当所述第一连接线组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内上层和所述内下层之间时,所述第三连接线组和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交替绕设在所述外下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开普勒车用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