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341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35
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每个气缸对应的两个凸轮,所述凸轮轴包括内轴和外轴,内轴可在外轴内作轴向运动,内轴上设有三级阶梯,分别设为最小轴径段、中等轴径段和最大轴径段,外轴上设有开口;所述两个凸轮分为普通凸轮和嵌套凸轮,嵌套凸轮上设有滑块槽,滑块槽内设有可实现径向运动的凸轮滑块,凸轮滑块可穿过开口与内轴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可靠,控制简便,零部件少,装配紧凑,加工也很简便,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可以通过改变控制轴的推进量改变凸轮滑块的伸出高度,共分三种升程,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量需求,更好的适应发动机的工作需求,减少燃油消耗,提高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响应。传统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凸轮型线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的平衡性选择,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只得到了全工况下最平衡的性能。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发动机的性能、油耗以及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已成为衡量发动机性能的标致性关键技术之一。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改变了传统发动机气门升程固定不变的状态,在发动机运转工况范围内提供最佳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气门升程,从而改善发动机高速功率和低速扭矩,较好地解决了高转速与低转速、大负荷与小负荷下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同时改善了废气排放。因此,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在大幅度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同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现有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相对比较复杂,或是通过切换完整凸轮,或是在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每个气缸对应的两个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包括内轴(5)和外轴(6),内轴(5)可在外轴(6)内作轴向运动, 内轴(5)上设有三级阶梯,分别设为最小轴径段(5a)、中等轴径段(5b)和最大轴径段(5c), 外轴(6)上设有开口(6a);所述两个凸轮分为普通凸轮(4)和嵌套凸轮(1),嵌套凸轮(1)上设有滑块槽(1b),滑块槽(1b)内设有可实现径向运动的凸轮滑块(2),凸轮滑块(2)端部设为形线段Ⅰ(2a),与端部相邻部分设为形线段Ⅱ(2b),凸轮滑块(2)可穿过开口(6a)与内轴(5)相抵,凸轮滑块(2)落于最小轴径段(5a)时,...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每个气缸对应的两个凸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轴包括内轴(5)和外轴(6),内轴(5)可在外轴(6)内作轴向运动,内轴(5)上设有三级阶梯,分别设为最小轴径段(5a)、中等轴径段(5b)和最大轴径段(5c),外轴(6)上设有开口(6a);
所述两个凸轮分为普通凸轮(4)和嵌套凸轮(1),嵌套凸轮(1)上设有滑块槽(1b),滑块槽(1b)内设有可实现径向运动的凸轮滑块(2),凸轮滑块(2)端部设为形线段Ⅰ(2a),与端部相邻部分设为形线段Ⅱ(2b),凸轮滑块(2)可穿过开口(6a)与内轴(5)相抵,凸轮滑块(2)落于最小轴径段(5a)时,嵌套凸轮(1)外轮廓无变化,凸轮滑块(2)落于中等轴径段(5b)时,形线段Ⅰ(2a)凸出嵌套凸轮(1)轮廓外,凸轮滑块(2)落于最大轴径段(5c)时,形线段Ⅱ(2b)凸出嵌套凸轮(1)轮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形线的用于二次开启气门的凸轮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凸轮(1)和凸轮滑块(2)上设有定位机构,对凸轮滑块(2)的径向运动进行定位导向,定位机构包括:
所述嵌套凸轮(1)上位于滑块槽(1b)前后两侧对称位置设有的销孔(1a);
所述凸轮滑块(2)上与销孔(1a)对应位置设有径向的腰形孔(2e);
设有定位圆柱销(3)穿过销孔(1a)及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