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组合的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820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组合的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和余热水再加热装置,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塔,喷淋塔的下部设有烟气进口、上部设有烟气出口,喷淋塔底部位于烟气进口下方位置设有余热水出口,喷淋组件上设有余热水进口,喷淋塔内位于烟气出口下方设有喷淋组件,余热水再加热装置包括再加热管束,再加热管束上连接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余热水出口与再加热管束进水管道连接,余热水进口与余热回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直接接触式换热与间壁式换热组合的方式进行烟气余热回收,排烟温度可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冷却水可加热至露点温度以上,具有热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深度回收燃气锅炉烟气余热的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组合的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烟气余热回收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天然气燃料或可再生能源为热源,分布在用户端的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于其可以实现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且节能减排而受到推广。国内大量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在70~120℃,远高于环境温度,造成大量的排烟热损失,这种排烟热损失可占锅炉总效率损失的70%~80%。因此,回收烟气余热以减少排烟损失是提高燃气锅炉热效率的重要方法,如何高效回收烟气余热是进一步提升燃气锅炉效率的关键。由于燃气锅炉所用燃料中绝大部分为甲烷,燃烧后其排烟中水蒸汽含量较高。排烟温度高时,烟气中大量的水蒸气均以气态形式存在,而1立方米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带走的热量约占天然气高位热值的10%以上;若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回收水蒸气释放的汽化潜热,可大大提高锅炉的效率,数量相当可观。早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主要采用间壁式的换热器加热助燃空气或锅炉回水,只利用了烟气的部分显热,不能回收水蒸气的潜热,节能效果不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组合的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和余热水再加热装置,所述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塔(1),喷淋塔的下部设有烟气进口(11)、上部设有烟气出口(12),所述喷淋塔(1)内位于烟气出口(12)下方设有喷淋组件(2),所述喷淋组件(2)上设有余热水进口(21),所述喷淋塔(1)底部位于烟气进口(11)下方的位置设有余热水出口(22),所述余热水再加热装置包括再加热管束(5),所述再加热管束(5)位于喷淋塔(1)内烟气进口(11)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烟气进口(11)的烟道内,所述再加热管束(5)上连接有进水管道(42)和出水管道(41),所述余热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接触式和间壁式组合的烟气深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和余热水再加热装置,所述直接接触式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塔(1),喷淋塔的下部设有烟气进口(11)、上部设有烟气出口(12),所述喷淋塔(1)内位于烟气出口(12)下方设有喷淋组件(2),所述喷淋组件(2)上设有余热水进口(21),所述喷淋塔(1)底部位于烟气进口(11)下方的位置设有余热水出口(22),所述余热水再加热装置包括再加热管束(5),所述再加热管束(5)位于喷淋塔(1)内烟气进口(11)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烟气进口(11)的烟道内,所述再加热管束(5)上连接有进水管道(42)和出水管道(41),所述余热水出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蒋全平郭伟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轩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