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燕燕专利>正文

一种倒车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777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倒车辅助系统,安装在汽车尾部,包括与汽车本体连接的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与第一旋转臂的一端部连接,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一连接,第二旋转气缸与第二旋转臂的一端部连接,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二连接,长方体块一通过弹簧一与长方体块三连接,长方体块三通过弹簧二与长方体块二连接,长方体块一、弹簧一、长方体块三、弹簧二、长方体块二共同构成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固定有缓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倒车辅助系统,本系统能够给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碰撞缓冲,为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反应时间,保证第三方行人能够自己做出躲避动作,以有效减少倒车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倒车辅助系统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倒车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倒车辅助系统(ParkingAssistSystem)以图象、声音的直观形式告知驾驶者车与障碍物的相对位置,解除因后视镜存在盲区带来的困扰,从而为驾驶者倒车泊车提供方便,消除安全隐患。但是,在实际的城市生活中,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多,仅对驾驶员的倒车提醒显然不够科学合理,倒车事故的发生,碰撞双方都具有一定比例的责任,因此,倒车辅助系统在除了对驾驶者进行提醒外,还应该给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碰撞缓冲,为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反应时间,保证第三方行人能够自己做出躲避动作,以有效减少倒车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倒车辅助系统,本系统能够给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碰撞缓冲,为第三方行人提供一定的反应时间,保证第三方行人能够自己做出躲避动作,以有效减少倒车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倒车辅助系统,安装在汽车尾部,包括与汽车本体连接的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与第一旋转臂的一端部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汽车尾部,包括与汽车本体(1)连接的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与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部连接,第一旋转臂(2)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一(3)连接,第二旋转气缸与第二旋转臂(4)的一端部连接,第二旋转臂(4)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二(5)连接,长方体块一(3)通过弹簧一(6)与长方体块三(7)连接,长方体块三(7)通过弹簧二(8)与长方体块二(5)连接,长方体块一(3)、弹簧一(6)、长方体块三(7)、弹簧二(8)、长方体块二(5)处于同一直线上,长方体块一(3)、弹簧一(6)、长方体块三(7)、弹簧二(8)、长方体块二(5)共同构成缓冲支架,所述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汽车尾部,包括与汽车本体(1)连接的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二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与第一旋转臂(2)的一端部连接,第一旋转臂(2)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一(3)连接,第二旋转气缸与第二旋转臂(4)的一端部连接,第二旋转臂(4)的另一端部与长方体块二(5)连接,长方体块一(3)通过弹簧一(6)与长方体块三(7)连接,长方体块三(7)通过弹簧二(8)与长方体块二(5)连接,长方体块一(3)、弹簧一(6)、长方体块三(7)、弹簧二(8)、长方体块二(5)处于同一直线上,长方体块一(3)、弹簧一(6)、长方体块三(7)、弹簧二(8)、长方体块二(5)共同构成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固定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缓冲支架连接的、且两两完全相同的五个柔性立柱(10),柔性立柱(10)由四个呈长方体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邹燕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