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808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可以截流初期雨水,通过倒虹吸装置实现雨水井自净功能,由雨水井、污水管网、沉砂出口、活页翻板、转轴、倒虹吸装置、雨水管网、连杆、转轴、浮球控制装置、转换齿轮、控制井、透水材料和止回阀组成;初期雨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砂砾沉淀于活页翻板上方的沉砂出口内;当雨水强度增大,提升控制浮球,打开动力连杆上的锁定装置,动力浮球将活页翻板向下打开,砂砾由倒虹吸装置吸走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进而完成初期雨水截流与沉砂自净功能;该装置能截流初期雨水,通过倒虹吸装置实现雨水井自净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经济安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可以截流初期雨水,通过倒虹吸装置实现雨水井自净功能。
技术介绍
城市初期雨水在降雨初期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雨污渠道中存积的污水、污泥及垃圾等,使得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河道或者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由此,开发一种自动截流城市初期雨水的雨水井装置势在必行,同时,城市雨水井大都分布在城市主要干道上,每天沉入大量沙粒、杂志。所以设计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截流初期雨水,通过倒虹吸装置实现雨水井自净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经济安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城市初期降雨收集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通过倒虹吸装置自净处理雨水井积於和沉砂,该装置结构简单、环保节能、经济安全,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包括连通开口、雨水井井壁、锥形雨水井、污水管网开口、市政污水管网、沉砂出口、活页翻板、转轴、倒虹吸装置、市政雨水管网、动力连杆、水平连杆、转轴、动力连杆、浮球控制装置、水平凹槽、水平控制连杆、垂直控制连杆、转轴、转换齿轮、控制浮球、动力浮球、控制井外壁、控制井、开口、雨水井盖、透水材料、控制井盖和止回阀;在地下建造一个上端为长方形、下端为锥形雨水井,雨水井的上开口由雨水井盖过滤容易引起管道堵塞的大型物体,并在下端沉砂出口;在雨水井的任一侧距地面一定高度处设一污水管网开口,通过开口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将雨水井中的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在污水管网开口的外部安装止回阀防止市政污水管网中的污水倒灌;在沉砂出口的下方设置一个倒虹吸装置,并将倒虹吸装置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在沉砂出口的下方一定距离处设置一活页翻板,使得活页翻板能够将沉砂出口密封;在雨水井的一侧设置一个控制井,使得控制井的下边缘与倒虹吸装置的上边缘平行;在控制井的井口用实心控制井盖封闭,防止杂物进入控制井;在雨水井的另一个侧壁上开设一个连通开口,连通开口的中轴与污水管网开口的上边缘相平行,使得雨水井与控制井通过连通开口相连;活页翻板的通过转轴固定,活页翻板的固定端与动力连杆硬链接,并在转轴处所在的倒虹吸装置的管壁上开口,并用橡胶密封连接,使得活页翻版在动力连杆的带动下能够自由开闭;在动力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杆硬链接;在控制井的外壁的最下端开设一小口,用透水材料进行封闭,使得控制井内的积水可通过透水材料慢慢渗入土壤,以保证非雨天时控制井内的控制装置不会浸泡在积水中;在控制井内的雨水井的井壁外侧设置一个浮球控制装置,浮球控制装置位于连通开口下方的一定距离处。浮球控制装置由控制浮球、动力浮球、垂直控制连杆、水平控制连杆、转换齿轮及动力连杆组成。动力连杆的下端与水平连杆通过转轴实现自由连接,动力连杆的上端与动力浮球相连;在动力连杆的一定位置处设置一个水平凹槽;水平凹槽的水平高度与水平控制连杆相对应,且水平控制连杆恰好卡在水平凹槽内,从而实现控制动力连杆上下运动;在水平控制连杆的上表面设置一段锯齿,在垂直控制连杆靠近动力连杆一侧的表面上设置一段锯齿,在水平控制连杆和垂直控制连杆的锯齿位置进行正交,并通过转轴设置一个转换齿轮与水平控制连杆和垂直控制连杆同时相连,从而将垂直控制连杆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水平控制连杆的水平运动;垂直控制连杆的上端与控制浮球相连,控制浮球的最上端与动力浮球的最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初始状态下,活页翻板处于关闭状态,当初期雨水通过井盖进入雨水井内后,通过污水管网开口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砂砾沉淀于活页翻板上方的沉砂出口内,等待排出;当雨水强度增大,雨水井内收集的雨水不断增加,市政污水管网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时,雨水会通过连通开口进入控制井内,当控制井内的雨水达到一定存量后,会首先提升控制浮球,打开动力连杆上的锁定装置,随着控制井内雨水水位的进一步升高,通过提升动力浮球,将活页翻板向下打开,雨水井中雨水经过倒虹吸装置的加速左右,将沉砂出口内的砂砾由倒虹吸装置吸走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进而完成初期雨水截流与沉砂自净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装置结构,便于维护,该装置具有加工、维护简单,可大批量应用推广;二是环保节能,该装置可实现城市高污染初期降雨截流,并通过利用雨水重力作用实现自净式清淤清砂;三是应用广泛,该装置可以用于各类城市使用,便于该装置在社会中的普及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包括连通开口1,雨水井井壁2,锥形雨水井3,污水管网开口4,市政污水管网5,沉砂出口6;活页翻板7,转轴8,倒虹吸装置9,市政雨水管网10,动力连杆11,水平连杆12,转轴13,动力连杆14,浮球控制装置15,水平凹槽16,水平控制连杆17、垂直控制连杆18、转轴19,转换齿轮20,控制浮球21、动力浮球22、控制井外壁23,控制井24,开口25,雨水井盖26,透水材料27、控制井盖28和止回阀29;在地下建造一个上端为宽600mm长800mm深1000mm长方形、下端为锥形雨水井3,雨水井3的上开口由宽600mm长8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雨水井盖26过滤容易引起管道堵塞的大型物体,并在下端设置直径150mm的沉砂出口6;在雨水井3的任一侧距地面300mm处设一个直径为300mm的污水管网开口4,通过开口4与市政污水管网5相连,通过市政污水管网5将雨水井3中的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在污水管网开口4的外部安装止回阀29防止市政污水管网5中的污水倒灌;在沉砂出口6的下方50mm处设置一个直径300mm的倒虹吸装置9,并将倒虹吸装置9与直径300mm的市政雨水管网10相连;在沉砂出口6的下方60mm处设置一个直径300mm活页翻板7,使得活页翻板7能够将沉砂出口6密封;在雨水井3的一侧设置一个宽600mm长800mm深1000mm控制井24,使得控制井的下边缘与倒虹吸装置9的上边缘平行;在控制井24的井口用宽600mm长8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心控制井盖28封闭,防止杂物进入控制井24;在雨水井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设一个直径150mm的连通开口1,连通开口1的中轴与污水管网开口4的上边缘相平行,使得雨水井3与控制井24通过连通开口1相连;活页翻板7的通过转轴8固定,活页翻板7的固定端与长500mm的动力连杆11硬链接,并在转轴8处所在的倒虹吸装置9的管壁上开口25,并用橡胶密封连接,使得活页翻版7在动力连杆11的带动下能够自由开闭;在动力连杆11的另一端与长100mm的水平连杆12硬链接;在控制井24的外壁23的最下端开设一长60mm高80mm的小口,用透水材料27进行封闭,使得控制井24内的积水可通过透水材料27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其核心部件包含有连通开口、雨水井井壁、锥形雨水井、污水管网开口、市政污水管网、沉砂出口、活页翻板、转轴、倒虹吸装置、市政雨水管网、动力连杆、水平连杆、转轴、动力连杆、浮球控制装置、水平凹槽、水平控制连杆、垂直控制连杆、转轴、转换齿轮、控制浮球、动力浮球、控制井外壁、控制井、开口、雨水井盖、透水材料、控制井盖和止回阀;在地下建造一个上端为长方形、下端为锥形雨水井,雨水井的上开口由雨水井盖过滤容易引起管道堵塞的大型物体,并在下端沉砂出口;在雨水井的任一侧距地面一定高度处设一污水管网开口,通过开口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将雨水井中的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在污水管网开口的外部安装止回阀防止市政污水管网中的污水倒灌;在沉砂出口的下方设置一个倒虹吸装置,并将倒虹吸装置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在沉砂出口的下方一定距离处设置一活页翻板;在雨水井的一侧设置一个控制井;在控制井的井口用实心控制井盖封闭,防止杂物进入控制井;在雨水井的另一个侧壁上开设一个连通开口,连通开口的中轴与污水管网开口的上边缘相平行;活页翻板的通过转轴固定,活页翻板的固定端与动力连杆硬链接,并在转轴处所在的倒虹吸装置的管壁上开口,并用橡胶密封连接,活页翻版在动力连杆的带动下能够自由开闭;在动力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杆硬链接;在控制井的外壁的最下端开设一小口,用透水材料进行封闭,控制井内的积水可通过透水材料慢慢渗入土壤;在控制井内的雨水井的井壁外侧设置一个浮球控制装置,浮球控制装置位于连通开口下方的一定距离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期雨水截流与自净式沉砂装置,其核心部件包含有连通开口、雨水井井壁、锥形雨水井、污水管网开口、市政污水管网、沉砂出口、活页翻板、转轴、倒虹吸装置、市政雨水管网、动力连杆、水平连杆、转轴、动力连杆、浮球控制装置、水平凹槽、水平控制连杆、垂直控制连杆、转轴、转换齿轮、控制浮球、动力浮球、控制井外壁、控制井、开口、雨水井盖、透水材料、控制井盖和止回阀;在地下建造一个上端为长方形、下端为锥形雨水井,雨水井的上开口由雨水井盖过滤容易引起管道堵塞的大型物体,并在下端沉砂出口;在雨水井的任一侧距地面一定高度处设一污水管网开口,通过开口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将雨水井中的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在污水管网开口的外部安装止回阀防止市政污水管网中的污水倒灌;在沉砂出口的下方设置一个倒虹吸装置,并将倒虹吸装置与市政雨水管网相连;在沉砂出口的下方一定距离处设置一活页翻板;在雨水井的一侧设置一个控制井;在控制井的井口用实心控制井盖封闭,防止杂物进入控制井;在雨水井的另一个侧壁上开设一个连通开口,连通开口的中轴与污水管网开口的上边缘相平行;活页翻板的通过转轴固定,活页翻板的固定端与动力连杆硬链接,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成刚吕谋李红卫曹伟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