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挂膜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挂脱膜快速的污水处理挂膜结构。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池或污水处理仓中经常用到填料,通过在填料上生成生物膜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现有技术填料的品种和形态多样,但是,现有技术的填料和填料系统存在下列技术缺点:首先,现有技术的填料和填料系统其结构通常都是固定的,无法调整,无法根据挂膜的多少来进行调整。另外,目前的挂膜系统处理效果差,实用性能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污水处理用高效挂膜填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填料系统的填料结构无法调整,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态挂膜,安装方便,实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生态挂膜,包括污水处理罐和安装在污水处理罐底部的支架,污水处理罐的一侧布置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布置有出水口,污水横向通过污水处理罐,污水处理罐的底部连通有多个集污池,处理后的絮状物和沉淀物均可集中在集污池中,可定期或连续处理。污水处理罐内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过滤区域,多个过滤区域对污水进行分区域处理,实现高效处理。每个过滤区域内插装有挂膜机构,挂膜机构的顶部设有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来控制挂膜机构的安装位置。挂膜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槽钢,槽钢上均布有多个过滤膜球,每个过滤膜球的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过滤膜球内通过填料撑架支撑,填料撑架与外壳之间填充有生物膜填料,生物膜填料用于对水体进行处理。在使用时,直接将挂膜机构插入到对应的过滤区域内,需要脱膜时,则直接向上抽出挂膜机构即可,无需整体拆卸,使用 ...
【技术保护点】
生态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罐(1)和安装在污水处理罐(1)底部的支架(2),污水处理罐(1)的一侧布置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布置有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罐(1)的底部连通有多个集污池(3),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通过隔板(4)分割为多个过滤区域(5),每个过滤区域(5)内插装有挂膜机构(6),挂膜机构(6)的顶部设有限位装置(7),所述挂膜机构(6)包括竖直设置的槽钢(8),槽钢(8)上均布有多个过滤膜球(9),每个过滤膜球(9)的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过滤膜球(9)内通过填料撑架(10)支撑,填料撑架(10)与外壳之间填充有生物膜填料;所述填料撑架(10)包括结构主体(11),结构主体(11)与外壳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12)支撑,结构主体(11)为空心管,结构主体(11)的两端开口均与截面积渐变的空心过渡件(13)固定连接,空心过渡件(13)的大口端与结构主体(11)的开口端截面积相同并固定连接,空心过渡件(13)的小口端与连接杆(12)端面截面相同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罐(1)和安装在污水处理罐(1)底部的支架(2),污水处理罐(1)的一侧布置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布置有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罐(1)的底部连通有多个集污池(3),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通过隔板(4)分割为多个过滤区域(5),每个过滤区域(5)内插装有挂膜机构(6),挂膜机构(6)的顶部设有限位装置(7),所述挂膜机构(6)包括竖直设置的槽钢(8),槽钢(8)上均布有多个过滤膜球(9),每个过滤膜球(9)的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过滤膜球(9)内通过填料撑架(10)支撑,填料撑架(10)与外壳之间填充有生物膜填料;
所述填料撑架(10)包括结构主体(11),结构主体(11)与外壳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12)支撑,结构主体(11)为空心管,结构主体(11)的两端开口均与截面积渐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方合正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