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搭载有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也称为“有机EL元件”)由阳极、阴极、以及被阳极和阴极夹着的包含发光层的1层以上的有机薄膜层构成。若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则电子从阴极侧、空穴从阳极侧注入发光区域,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区域中再结合而生成激发状态,激发状态返回基底状态时会放出光。因此,为了有机EL元件的高效率化,重要的是开发将电子或空穴效率良好地传输至发光区域,使电子与空穴的再结合变得容易的化合物。另外,以较低的电压驱动有机EL元件对于降低消耗电力是有效的,进而对于改善发光效率和元件寿命也是有效的。该驱动电压的降低,需要具有相对于电子和/或空穴的高迁移率的电荷传输材料,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这种电荷传输材料的提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3760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983215号< ...
【技术保护点】
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化1]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氟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氧基、或氰基;R1~R4存在多个时,该多个R1~R4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m3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k4为0~5的整数;L0~L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11 JP 2014-1432441.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1]
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
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卤素原子、取代
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氟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
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氟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氧基、或氰
基;R1~R4存在多个时,该多个R1~R4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m1~m3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k4为0~5的整数;
L0~L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
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亚杂芳基;
Ar1为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1价残基,
[化2]
式(2)中,X为-C(RA)(RB)-、-O-、-S-、或-NH-;
RA和RB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
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RA和RB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
R5和R6各自独立地与R1的限定相同,m5和m6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并且,选自R5和R6中的2者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结构;
在上述通式(2)中的X为-C(RA)(RB)-、-O-、和-S-的任一者的化合物的情形中,上述通式
(2)中的与*1~*4的任一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或R5脱离,该碳原子与前述通式(1)中的L1或
氮原子键合,
在上述通式(2)中的X为-NH-的化合物的情形中,该-NH-的与氮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脱
离,该氮原子与前述通式(1)中的L1或氮原子键合;
A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40
的杂芳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为下述通式(1-1)所示,
[化3]
式(1-1)中,R1~R4、m1~m3、k4、L0~L2、Ar1、和Ar2与权利要求1的记载相同。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为下述通式(1-2)所示,
[化4]
式(1-2)中,R1~R4、m1~m3、k4、L1~L2、Ar1、和Ar2与权利要求1的记载相同。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为下述通式(1-3)所示,
[化5]
式(1-3)中,L0~L2、Ar1、和Ar2与权利要求1的记载相同。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2为下述通式(a)~(j)的任一者所示
的基团,
[化6]
式(a)~(j)中,R、Ra、和Rb各自独立地与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R1的限定相同,R存在多个
时,该多个R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选自多个R中的2者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结构;另外,
式(f)中,选自多个R、Ra、和Rb中的2者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结构;
k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m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n各自独立地为0~3的整数;
*表示与前述通式(1)中的L2或氮原子的键合位置。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r2为下述通式(b-1)、(b-2)、(c-1)、(c-2)、和(d-1)
的任一者所示的基团,
[化7]
式中,R、k、m、n、和*与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关于式(a)~(j)的限定相同。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L0~L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下述通式
(i)和(ii)的任一者所示的基团,
[化8]
式中,R各自独立地与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R1的限定相同,R存在多个时,该多个R相互可
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选自多个R中的2者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结构;m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
数,*、**表示键合位置。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为下述通式(1-4)所示,
[化9]
式(1-4)中,R1~R6、m1~m3、k4、m6、L0~L2、和Ar2与权利要求1的记载相同;另外,R7和R8各自独立地与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滕朋希,薮内伸浩,舟桥正和,藤山高广,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