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翼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压缩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7019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压缩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中央控制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构、冷却分离机构、存储机构和过滤净化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压缩空气净化系统通过无线发射电路中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可调电容和第三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能够保证信号在特定频率内发射,从而对外部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升到最高,可调电容用于频率微调,增加了无线发射电路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干燥过滤器和干燥机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和过滤,通过精密过滤器对压缩空气进行充分过滤,从而充分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品质;同时通过吸热管道对后冷却器内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很多工业场合,各种自动化系统的加入,给企业带来的产量大大增加。而由压缩空气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也不在少数。在现在的压缩空气过程中,都是通过空压机对空气进行压缩,随后再进行使用。但是由于目前大多缺少对压缩空气净化功能,而空气中含有杂质或者微型颗粒,在使用过程中,对系统中的设备会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在现有技术中,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不高,无法达到人们的要求,同时因为在压缩空气净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缺少对热量进行回收的环节,降低了系统的利用率;不仅如此,由于在线监控能力一般,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净化效率低、利用率差且实时监控能力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实时监控能力可靠、且净化效率高、利用率高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中央控制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构、冷却分离机构、存储机构和过滤净化机构,所述冷却分离机构包括后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构通过后冷却器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通过存储机构与过滤净化机构连通,所述过滤净化机构包括干燥过滤单元和过滤净化单元,所述干燥过滤单元包括干燥过滤器和干燥机,所述过滤净化单元包括精密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存储机构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通过干燥机与精密过滤器连通;所述后冷却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吸热管道,所述进水口通过吸热管道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吸热管道沿着外壳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干燥机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上的控制按键和显示界面;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可调电容、信号输入端和发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基极通过第一电容与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发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的接地端和发射输出端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可调电容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容和第三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压缩机构包括空压机。作为优选,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储气罐。作为优选,吸附式干燥机具有吸附能力好的特点,所述干燥机为吸附式干燥机。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无线发射电路的温度抗干扰能力,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温漂系数均为2%ppm。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通过无线发射电路中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可调电容和第三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能够保证信号在特定频率内发射,从而对外部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升到最高,可调电容用于频率微调,增加了无线发射电路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干燥过滤器和干燥机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和过滤,通过精密过滤器对压缩空气进行充分过滤,从而充分保证了压缩空气的品质;同时通过吸热管道对后冷却器内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后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无线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空气压缩机构,2.后冷却器,3.油水分离器,4.存储机构,5.干燥过滤器,6.干燥机,7.精密过滤器,2-1.外壳,2-2.进气口,2-3.出气口,2-4.进水口,2-5.出水口,2-6.吸热管道,6-1.柜体,6-2.控制按键,6-3.显示界面,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D1.二极管,Q1.三极管,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Cp1.可调电容,IN.信号输入端,OUT.发射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4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中央控制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构1、冷却分离机构、存储机构4和过滤净化机构,所述冷却分离机构包括后冷却器2和油水分离器3,所述空气压缩机构1通过后冷却器2与油水分离器3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3通过存储机构4与过滤净化机构连通,所述过滤净化机构包括干燥过滤单元和过滤净化单元,所述干燥过滤单元包括干燥过滤器5和干燥机6,所述过滤净化单元包括精密过滤器7,所述干燥过滤器5与存储机构4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5通过干燥机6与精密过滤器7连通;所述后冷却器2包括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上的进气口2-2、出气口2-3和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进水口2-4、出水口2-5和吸热管道2-6,所述进水口2-4通过吸热管道2-6与出水口2-5连通,所述吸热管道2-6沿着外壳2-1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干燥机6包括柜体6-1、设置在柜体6-1上的控制按键6-2和显示界面6-3;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二极管D1、三极管Q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可调电容Cp1、信号输入端IN和发射输出端OUT,所述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连接的中央控制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构(1)、冷却分离机构、存储机构(4)和过滤净化机构,所述冷却分离机构包括后冷却器(2)和油水分离器(3),所述空气压缩机构(1)通过后冷却器(2)与油水分离器(3)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3)通过存储机构(4)与过滤净化机构连通,所述过滤净化机构包括干燥过滤单元和过滤净化单元,所述干燥过滤单元包括干燥过滤器(5)和干燥机(6),所述过滤净化单元包括精密过滤器(7),所述干燥过滤器(5)与存储机构(4)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5)通过干燥机(6)与精密过滤器(7)连通;所述后冷却器(2)包括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上的进气口(2‑2)、出气口(2‑3)和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进水口(2‑4)、出水口(2‑5)和吸热管道(2‑6),所述进水口(2‑4)通过吸热管道(2‑6)与出水口(2‑5)连通,所述吸热管道(2‑6)沿着外壳(2‑1)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干燥机(6)包括柜体(6‑1)、设置在柜体(6‑1)上的控制按键(6‑2)和显示界面(6‑3);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发射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二极管(D1)、三极管(Q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可调电容(Cp1)、信号输入端(IN)和发射输出端(OUT),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与信号输入端(IN)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D1)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容(C4)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与发射输出端(OUT)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IN)的接地端和发射输出端(OUT)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可调电容(Cp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电容(Cp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并联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压缩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连接
的中央控制装置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构(1)、
冷却分离机构、存储机构(4)和过滤净化机构,所述冷却分离机构包括后冷却
器(2)和油水分离器(3),所述空气压缩机构(1)通过后冷却器(2)与油水
分离器(3)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3)通过存储机构(4)与过滤净化机构连
通,所述过滤净化机构包括干燥过滤单元和过滤净化单元,所述干燥过滤单元
包括干燥过滤器(5)和干燥机(6),所述过滤净化单元包括精密过滤器(7),
所述干燥过滤器(5)与存储机构(4)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5)通过干燥机
(6)与精密过滤器(7)连通;
所述后冷却器(2)包括外壳(2-1)、设置在外壳(2-1)上的进气口(2-2)、
出气口(2-3)和吸热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进水口(2-4)、出水口(2-5)
和吸热管道(2-6),所述进水口(2-4)通过吸热管道(2-6)与出水口(2-5)
连通,所述吸热管道(2-6)沿着外壳(2-1)的外周均匀设置;
所述干燥机(6)包括柜体(6-1)、设置在柜体(6-1)上的控制按键(6-2)
和显示界面(6-3);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发射电
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
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二极管(D1)、
三极管(Q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可调电容(Cp1)、
信号输入端(IN)和发射输出端(OUT),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
电感(L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翼
申请(专利权)人:马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