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001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定子槽以及嵌于定子槽中的两套极数不同的绕组,每套绕组中,任一极相组的尾线和与该极相组物理位置相对180°的本相极相组的头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组采用长跳线结构与普通接法相比,分布系数相同,基波相同及谐波均相同,但由于长跳线接法每支路对上下层线圈的感应电流,可以消除绕组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减少绕组磁势产生的噪声和振动,还能提高电机的实际效率,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改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
技术介绍
异步电机的转速约等于60f/P,f-频率、p-极对数。双绕组双速电机在其定子槽中嵌有两套不同极数的绕组。通过运行不同极数的绕组得到不同的电机转速。一套绕组运行时,另一套绕组处于断电状态。当其中的一套绕组A工作时,在三相对称电压的作用下,A中便有对称的三相电流通过,将会产生旋转磁势,建立合成旋转磁场,并且会切割另一套定子绕组B,因而会在B中产生电势。为了使电机达到合理的性能指标,往往会用到多路并联及Δ接法,这样B中将有闭合回路,因此会在B中产生环流。环流不但会在B中产生不必要的铜耗,使电机温升增加、效率降低;同时环流还会产生磁势使气隙中的基波磁势发生畸变,使电机产生有害的附加转矩和损耗,造成电机的运行性能变坏。本技术为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可以消除绕组间的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槽以及嵌于定子槽中的两套极数不同的绕组,每套绕组中,任一极相组的尾线和与该极相组物理位置相对180°的本相极相组的头线连接。所述两套绕组中一套为8极绕组,另一套为4极绕组。所述定子槽呈圆形。所述双速电机为三相双速电机。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槽以及嵌于转子槽中的转子绕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绕组采用长跳线结构与普通接法相比,分布系数相同,基波相同及谐波均相同,但由于长跳线接法每支路对上下层线圈的感应电流,可以消除绕组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可以减少绕组磁势产生的噪声和振动,还能提高电机的实际效率,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改善性能。2)两套绕组中一套为8极绕组,另一套为4极绕组,具有较好地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定子绕组的接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接线方法的双速电机定子绕组;其中:1、第一套绕组,2、连接线,3、第二套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包括呈圆形的转子槽以及嵌于转子槽中的转子绕组,定子包括定子槽以及嵌于定子槽中的两套极数不同的绕组,如图1所示,每套绕组中,任一极相组的尾线和与该极相组物理位置相对180°的本相极相组的头线连接,即“长跳线”接法。这里的本相极相组中本相具体指ABC相中同一相,即A相的接A相,B相的接B相。双速电机为三相双速电机,以72槽的8/4极双速电机为例,上层第一套绕组1为8极绕组,下层第二套绕组3为4极绕组,如图1所示,以第二套绕组3的A相为例,定子绕组共有12个极相组,并联路数为2路。根据“长跳线”的接线方法,将相隔180°两个同极性的线圈组进行顺接串联,如图1所示,极相组A1尾连接相对180°的极相组A3头,A3尾与-A2头相并接,-A2极相组尾连接相对180°的极相组-A4头,加上既有的-A4尾与A1极相组头并接,将A1与A3组成的支路与-A2与-A4组成的支路相并接,为图示清晰,图1中仅列出4极A相的接线,其余二相接法相同。绕组B也采用相同的接法。由于“长跳线”的接法使每一支路的极相组在空间上是对称的,相比于如图2所示的传统接法,这样使运行绕组在非运行绕组中的感应电流在每一支路中可以相互抵消,消除绕组内部环流及反之对运行绕组的影响,改善双绕组双速电机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槽以及嵌于定子槽中的两套极数不同的绕组,其特征在于,每套绕组中,任一极相组的尾线和与该极相组物理位置相对180°的本相极相组的头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槽以及嵌于定子槽中的两套极数不同的绕组,其特征在于,每套绕组中,任一极相组的尾线和与该极相组物理位置相对180°的本相极相组的头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双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绕组中一套为8极绕组,另一套为4极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尔东朱晨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