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222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49
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槽,所述绝缘槽是使用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所述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25mm,所述绝缘槽内设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采用了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所述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25mm,所述层间绝缘层内设有圆铜线,所述圆铜线外包裹有改性聚酯漆,所述绝缘槽下端设有槽锲,所述槽锲为高强度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制成,所述绝缘槽与槽锲中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具有弹性的环氧玻璃布层波纹板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技术背景目前低压大功率电机绝缘系统采用的是改性聚酯漆包圆铜线,槽绝缘采用了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厚度为0. 45mm,匝间及层间绝缘采用了聚酯薄膜涂以F级胶粘剂,一面粘合聚酯纤维非织布而成的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制品,绝缘层的厚度为0. 45mm,槽锲为环氧酚醛层压玻璃布板,该绝缘系统在绝缘性能上符合要求,但其绝缘结构层次较多,绝缘结构较厚,定子冲片槽形较大,对应的定子冲片叠压后铁芯长度长,材料浪费,且损耗增加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好的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槽,所述绝缘槽是使用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所述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 25mm,所述绝缘槽内设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采用了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所述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 25mm,所述层间绝缘层内设有圆铜线,所述圆铜线外包裹有改性聚酯漆,所述绝缘槽下端设有槽锲,所述槽锲为高强度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制成,所述绝缘槽与槽锲中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具有弹性的环氧玻璃布层波纹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主绝缘的减薄,使电机绝缘材料成本降低44% ;(2)定子冲片槽形截面尺寸较原方案减小,定子冲片有效面积增加,定子长度缩短,既节约硅钢片,又减少电机铁耗和涡流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包括绝缘槽1,绝缘槽I是使用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 25mm,绝缘槽I内设有层间绝缘层2,层间绝缘层2采用了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0. 25mm,层间绝缘层2内设有圆铜线4,圆铜线4外包裹有改性聚酯漆,绝缘槽I下端设有槽锲3,槽锲3为高强度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制成,绝缘槽I与槽锲3中间设有隔离层5,隔离层5为具有弹性的环氧玻璃布层波纹板制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槽,所述绝缘槽内设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内设有圆铜线,所述绝缘槽下端设有槽锲,所述绝缘槽与槽锲中间设有隔离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槽,所述绝缘槽内设有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内设有圆铜线,所述绝缘槽下端设有槽锲,所述绝缘槽与槽锲中间设有隔离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槽是使用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粉云母绝缘材料厚度为O. 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双层绕组绝缘减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清王烈准王委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