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989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包括钻铤本体、吊卡槽、上卡槽、吊卡保护套;所属吊卡槽设在钻铤本体上部,上卡槽设置在吊卡槽上面,吊卡保护套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上;所述吊卡保护套包括上卡、下卡、转动轴和卡扣,上卡位于吊卡保护套上端,下卡位于吊卡保护套下端;所述吊卡保护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形状对称,一端通过转动轴链接,转动轴自由转动,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所述吊卡保护套上卡卡入上卡槽,下卡卡入吊卡槽,紧贴在吊卡槽上端的台阶面。在钻铤顶部设有吊卡槽和上卡槽,采用吊卡保护套卡在吊卡槽和上卡槽之间,减少起下吊卡作业的时候,对钻铤本身的磨损;吊卡保护套结构简单,重量较小,易于拆卸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钻井时使用的钻铤,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
技术介绍
钻铤是油田钻井必不可少的工具,处在钻柱的最下部,是下部钻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钻铤具有较大的壁厚,一般为38-53mm,因此相比钻杆具有更大的重量和刚度。钻铤安装于钻柱的下部,主要起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给钻头施加钻压,减轻钻头的振动、摆动和跳动等,使钻头工作稳定,控制井斜。在起下这些钻铤时,利用每个钻铤外径上开设定的吊卡槽,并使用专门的卡具,利用吊卡卡住钻铤上的吊卡槽将其吊起或移动到预定的位置,这样将钻铤连接起来或拆下。因为钻铤本身重量较大,在拆卸的过程中对吊卡槽挤压和撞击很大,有时会造成表面磨损和金属脱落,长期发展容易造成钻铤出现损伤,在钻铤自重较大的情况下出现裂缝甚至断裂,威胁钻井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该钻铤通过保护套的保护,在安装或者拆卸钻铤时,钻铤不会直接与吊卡接触,保护套对吊卡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不会造成钻铤表面磨损和金属脱落。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包括钻铤本体、吊卡槽、上卡槽和吊卡保护套,所属吊卡槽和上卡槽设在钻铤本体上部,上卡槽位于吊卡槽上方,吊卡保护套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上。优选的,所述吊卡保护套包括上卡和下卡,上卡卡入上卡槽,下卡卡入吊卡槽,上卡与下卡之间形成内凹槽。优选的,所述吊卡保护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形状对称,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优选的,所述吊卡保护套为304L钢,侧壁和下端表面镀有WC保护层,厚度为5μm。优选的,所述吊卡保护套侧壁壁厚为2cm,上卡厚度为1-2cm,下卡厚度为2-3cm。优选的,所述上卡槽深度宽度为1.2-2.2cm,深度为2cm。优选的,所述上卡槽下端和吊卡槽上端间距为2-5cm,内凹槽的高度比上卡槽下端和吊卡槽上端间距大2mm。优选的,所述卡扣为2-4组。优选的,所述钻铤本体中间最宽处直径大于吊卡保护套侧壁直径2c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包括钻铤本体、吊卡槽、上卡槽和吊卡保护套,所属吊卡槽和上卡槽设在钻铤本体上部,上卡槽位于吊卡槽上方,吊卡保护套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上。在钻铤顶部设有吊卡槽和上卡槽,采用吊卡保护套卡在吊卡槽和上卡槽之间,减少起下吊卡作业的时候,对钻铤本身的磨损,通过吊卡槽和上卡槽的作用能够将保护套牢牢的卡在钻铤上,对钻铤起到保护作用,通过保护套的作用钻铤不会直接与吊卡接触,保护套对吊卡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不会造成钻铤表面磨损和金属脱落。2.本技术吊卡保护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形状对称,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吊卡保护套结构简单,重量较小,易于拆卸和维护;成本低廉,可为井下使用的多个钻铤逐一配备。3.本技术吊卡保护套包括上卡和下卡,上卡卡入上卡槽,下卡卡入吊卡槽,上卡与下卡之间形成内凹槽。这样保护套能够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内,保护套不会上下移动,中间钻铤易磨损和碰撞的部分位于内凹槽中,对钻铤易磨损和碰撞的部分进行了很好的保护。4.本技术吊卡保护套为304L钢,侧壁和下端表面镀有WC保护层,厚度为5μm。所述吊卡保护套侧壁壁厚为2cm,上卡厚度为1-2cm,下卡厚度为2-3cm。提高保护报的磨损强度,减少保护套的更换次数,降低使用成本。吊卡保护套的侧壁壁厚要求是为了充分保护钻铤,而上卡厚度和下卡厚度是为了保证保护套能够牢牢的限位在上卡槽和吊卡槽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钻铤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吊卡保护套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吊卡保护套的上视图;图5时本技术的吊卡保护套的立体图。图中所示:1、钻铤本体,2、吊卡槽,3、上卡槽,4、吊卡保护套,401、上卡,402、下卡,403、卡扣,404、转动轴,405、内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如图1~图5所示,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包括钻铤本体1、吊卡槽2、上卡槽3、吊卡保护套4;所属吊卡槽2设在钻铤本体1上部,上卡槽3设置在吊卡槽2上面,吊卡保护套4卡在上卡槽3和吊卡槽2上,所述吊卡保护套4包括上卡401、下卡402、转动轴404和卡扣403,上卡401位于吊卡保护套4上端,下卡402位于吊卡保护套4下端,上卡401与下卡402形成内凹槽405,吊卡保护套4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形状对称,一端通过转动轴404连接,转动轴404自由转动,另一端通过卡扣403固定,所述卡扣403为2-4组。吊卡保护套4的上卡401卡入上卡槽3,下卡402卡入吊卡槽2,紧贴在吊卡槽2上端的台阶面,所述吊卡保护套4为304L钢,侧壁和下端表面镀有WC层,厚度为5μm,吊卡保护套4侧壁壁厚为2cm,上卡401厚度为1-2cm,下卡402厚度为2-3cm,所述上卡槽3深度宽度为1.2-2.2cm,深度为2cm,所述上卡槽3下端和吊卡槽2上端间距为2-5cm,下卡402上端和上卡401下端间距(内凹槽高度)比上卡槽3下端和吊卡槽2上端间距大2mm,所述钻铤本体1中间最宽处直径大于吊卡保护套4侧壁直径2cm,所述吊卡保护套4为304L钢,侧壁和下端表面镀有WC保护层,厚度为5μm。在使用过程中,将吊卡保护套4的卡扣403打开,沿着转动轴404旋转左右两部分,吊卡保护套4打开后,围绕钻铤本体1合上,将上卡401卡入上卡槽3中,此时下卡402也卡入吊卡槽2,扣上卡扣403,上卡槽3宽度比上卡401大2mm,可让上卡401顺利放入,因为下卡402上端和上卡401下端间距比上卡槽3下端和吊卡槽2上端间距大2mm,下卡402也能顺利放入吊卡槽2中。在不进行起下钻铤作业时,上卡401固定在上卡槽3中,可保证吊卡保护套4固定在钻铤本体1上,在运输过程和井下作业过程中不发生问题,在井下作业中,钻铤本体1和井壁发生摩擦时,因为钻铤本体1中间最宽处直径大于吊卡保护套4侧壁直径2cm,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吊卡保护套4不接触井壁,避免吊卡保护套4表层的WC镀层的发生不必要磨损。当吊卡对钻铤进行起吊作业时,吊卡的卡箍卡入吊卡槽2中,卡箍上端抵住吊卡保护套4的下卡402的下端,促使下卡402上表面顶住吊卡槽2台阶,此时摩擦力和冲击力主要由吊卡保护套4承受,吊卡槽2的台阶起到保护作用。吊卡保护套4长期使用发生磨损和开裂等情况后,可取下更换新的吊卡保护套4,老的吊卡保护器4可进行修补,重复利用。吊卡保护套4根据不同直径的钻铤,可设计各种不同大小,满足各种钻铤的需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能进一步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包括钻铤本体、吊卡槽、上卡槽和吊卡保护套,所属吊卡槽和上卡槽设在钻铤本体上部,上卡槽位于吊卡槽上方,吊卡保护套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包括钻铤本体、吊卡槽、上卡槽和吊卡保护套,所属吊卡槽和上卡槽设在钻铤本体上部,上卡槽位于吊卡槽上方,吊卡保护套卡在上卡槽和吊卡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卡保护套包括上卡和下卡,上卡卡入上卡槽,下卡卡入吊卡槽,上卡与下卡之间形成内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卡保护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形状对称,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有吊卡保护套的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卡保护套为304L钢,侧壁和下端表面镀有WC保护层,厚度为5μ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家正何峻宇王福平周静丁俊选李霜周回生李三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