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51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复混肥料组分及其含量(质量%)如下:氮14~16,五氧化二磷4~6,氧化钾8~9,钙3.0~6.0,镁2.0~2.5,硫9.0~11.0,硼0~0.1,铜0~0.1,锌0~0.1。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硝酸铵用蒸汽夹套加热到120~130℃,使其成为熔融态;将除硝酸铵之外的其余原材料投放到转鼓造粒机中,在转动情况下喷入熔融态的硝酸铵;然后将成团粒状态的物料送入回转干粒机,造粒,干燥,分筛,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南方土壤特征和具体农作物生长需求,设计三元复混肥料的配方,显著地提高了肥料的肥效,并且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另外部分原材料可回收利用味精厂废料,从而既消除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是指一种含有氮、磷、钾及中量和微量养分的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生态系统在每一个循环周期中都会造成养分的损失,因此,为了使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靠人为因素的补给和控制,其基本功能之一是养分循环。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复合肥料的研究开发,相关成果和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国外复合肥料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养分,同时质量稳定,因此,受到我国农户的广泛欢迎。但是,进口复混肥主要问题是不能针对我国的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氮、磷、钾配比均是15∶15∶15,导致不平衡施肥,既使施肥成本增加,又使土壤结构破坏,作物减产。例如广东省惠阳市一个种植面积5000亩的菜场,10多年来一直施用挪威含氮、磷和钾分别为15%、15%和15%(质量)的肥料,发现该菜场已不适合种菜,蔬菜根系发育受阻,菜心溃烂。其主要原因是磷严重累积,导致土壤严重盐碱化,破坏了土壤的理化结构。因此,这种通用型的复合肥料,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又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复混肥料,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产业化。氮、磷、钾多元素复混肥国内已有文献及研究报道,这些复混肥在基本组成、原料来源及制造工艺上各有不同特点。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报,CN1207379A报道了氮、磷、钾三大元素及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复配而成的多功能高效复混肥,制备方法是将部分组分先进行造粒,其余组分溶解成稠液向产品颗粒上喷淋,最后用包膜剂包膜,干燥、筛分即成产品。该专利技术解决了大、中和微量元素等难以共同稳定存在的技术难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报,CN1214331A报道了尿素熔盐造粒工艺制造尿基复混肥。将尿素及其它磷、钾或腐植酸、粉煤灰和硫酸渣等原料组分,分别粉碎至20-60目,经计量、混匀、喷水润湿后,进入转筒造粒干燥机内,在120℃-20℃高温-->热风作用下,熔融造粒、干燥,或冷却后再经磁化处理、筛分、计量、包装,即生产普通NPK或有机无机、磁化肥的尿素熔盐团粒法尿基复混肥的方法。然而,上述文献报导的现有复混肥料的养分设计及其制备方法仍存在突出的缺陷。其一是氮、磷和钾三种大量养分的比例不合理,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地域、众多农作物的不同养分需求,其中某些养分过量,而某些养分不足,目前尚未开发的根据土壤特征的复混肥料,例如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省,土壤属砖红壤类型,呈酸性,PH值大多小于5,加上南方降雨量大,造成南方和我省大部分土壤氮钾流失严重,是我国钾素水平最低的土壤;同时,这种酸性土壤,又使磷易为铁、铝所固定,从而导致其有效性降低。其二是重视大量养分的供给,而忽视中量或微量养分的科学补给,由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含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差别很大,而且不同的作物不同地域对中量和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同,以致合理的复混肥料的养分设计困难较大。其三是制造复混肥料的原材料供给不合理,养分在土壤中溶解速度与作物生长的需求不协调,溶解速度太快,作物未能完全吸收而造成浪费;溶解速度太慢,又阻碍养分到达作物根际吸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复混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开发出一种适合我国南方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三元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含氮、磷、钾三大元素,钙、镁、硫三种中量元素及硼、铜、锌微量元素的三元复混肥料,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氮                       14~16五氧化二磷               4~6氧化钾                   8~9钙                       3.0~6.0镁                       2.0~2.5硫                       9.0~11.0硼                       0~0.1铜                       0~0.1锌                       0~0.1一种三元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硝酸铵熔浆造粒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备料-->原料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硝酸铵                        16~27硫酸铵                        30~40磷酸一铵                      8~12氯化钾                        12~18碳酸钙                        12~15氧化镁                        0~4硫酸镁                        0~13硫酸铜                        0~0.5硫酸锌                        0~0.6硼  砂                        0~1步骤二:熔浆造粒将硝酸铵投放到熔浆罐中,用蒸汽夹套加热到120-130℃,使其成为熔融态;将除硝酸铵之外的其余原材料投放到转鼓造粒机中,在转动情况下喷入熔融态的硝酸铵;步骤三:干燥、分筛将成团粒状态的物料送入回转干粒机,用热空气将物料加热到110℃-95℃,进一步造粒,干燥,然后送入筛分机,经包膜防结块处理后计量、包装。本制备方法以农用硝酸铵、硫酸铵和磷酸一铵为氮源,其中硫酸铵为味精厂工业废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针对南方土壤特征和具体农作物生长需求,设计三元复混肥料的配方,使其含有合理比例的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部分,氮源由硝酸铵供给,使肥料中含有适量比例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从而显著提高肥料产品的肥效。采用以下实施例所制备的三元复混肥料,分别在苦瓜、杨桃、青枣、水稻和小白菜上使用,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具体如下:①苦瓜广东省清新县某农户在砖红壤水田种植1亩苦瓜,2001年7月7日种植,品种是广东省农科院碧2号。施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复混肥料,采用挖沟埋土法施肥。施肥数量:使用基肥一次,追肥五次,共计280kg。产量和产值:8月24日开始收获,共收获苦瓜17批,共计1136kg,销-->售收入1784.3元。邻居在隔壁同时种植的一亩苦瓜,长势较差,到8月31日才第一次收获。两者对比,本专利技术肥料可使苦瓜提早收获7天,产量提高20%以上。②杨桃2000年广东省清新县某果场在砖红壤山坡地,种植1.5亩杨桃,共50棵,每棵共施实施例1复混肥料10kg。2001年每棵产量40kg,共计2000kg,销售收入8000元,增产150%。③青枣2000年广东省清新县某果场在砖红壤山坡地,种植13亩台湾青枣,共400棵。上半年果树长势良好,但到下半年,青枣开花、挂果后,发现脱叶、落果等症状。经施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肥料,每棵共施肥20kg,当年青枣获得丰收。每棵平均产量22.5kg,400棵产量共900kg,销售收入7万元以上。与同等土质同等数量的青枣相比,收入提高50%。④水稻广东省清新县某农户在砖红壤水田种植一亩水稻,2001年7月28日抛秧播种,品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复混肥料含氮、磷、钾三大元素,钙、镁、硫三种中量元素及硼、铜、锌微量元素,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氮 14~16五氧化二磷 4~6氧化钾 8~9钙 3.0~6.0镁 2.0~2.5硫 9.0~11.0硼 0~0.1铜 0~0.1锌 0~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复混肥料含氮、磷、钾三大元素,钙、镁、硫三种中量元素及硼、铜、锌微量元素,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氮                               14~16五氧化二磷                       4~6氧化钾                           8~9钙                               3.0~6.0镁                               2.0~2.5硫                               9.0~11.0硼                               0~0.1铜                               0~0.1锌                               0~0.12、一种三元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硝酸铵熔浆造粒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备料原料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硝酸铵                           16~27硫酸铵                           30~40磷酸一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荣甘世凡张松鸿汪少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东莞市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