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昌博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412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包括上接头、筒体、自动吸料装置,上接头通过螺纹与筒体连接,筒体内壁焊接有钢丝;自动吸料装置至少有相同的三组,且等夹角设于所述筒体下端外圆周处,且均包括定位板、转轴、双向轮、单向转动轮和复位弹簧,定位板固定于筒体下端,筒体下端设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双向轮和单向转动轮,第二支撑杆和定位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适合水平井,也适合竖直井中的落物的打捞工具,且即可以有效避免卡钻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风险,还避免因磕碰而导致打捞起的物件再次落入井中,确保了打捞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工业的井下打捞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井下作业施工中操作如下:(1)下井的工具、钻具必须认真、严格地检查,并测绘草图留查。对不合格、有怀疑的工具、钻具严禁下井(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3)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变化,及时总结、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免造成事故(4)起下管柱时应安装自封封井器,井内无钻具时,应将井口加盖或密封(5)在井口操作时,使用的工具、用具应清理记录。施工结束后逐一检查,发现丢失的工具、用具应特别登记、上报(6)不允许随便往油管或钻杆内存放任何东西,下管柱时要逐根通径,以防管内存物掉入井中。但是仍然难免会出现工具坠落事故,在油水井生产或检泵维修过程中,经常出现丝堵、钳牙、凡尔球、井口螺母等碎小工件掉入套管内的情况,这样就要求对井下落物进行打捞,在打捞作业中,由于对井下落物不了解,这样就要求打捞工具的打捞范围大一些,现有的小件落物打捞工具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经常一件不行又换一件,造成施工期长、作业成本高。现有的常用打捞工具类型有以下几种:(1)管类落物打捞工具:公(母)锥、滑块打捞矛、各种管类打捞筒等;(2)杆类落物打捞工具:抽油杆打捞筒、三球打捞器等;(3)绳类落物打捞工具:内(外)钩、老虎嘴等(4)小件落物打捞工具:一把抓、反循环打捞篮、磁力打捞器等;(5)辅助打捞工具:铅模、各种磨铣工具、各种震击器、安全接头和各种井下切割工具等。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既适合水平井,也适合竖直井中的落物的打捞工具。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既适合水平井,也适合竖直井中的落物的打捞工具,且即可以有效避免卡钻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风险,还避免因磕碰而导致打捞起的物件再次落入井中,确保了打捞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包括上接头、筒体、自动吸料装置,上接头通过螺纹与筒体连接,筒体内壁焊接有钢丝;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至少有相同的三组,且等夹角的设于所述筒体下端外圆周处,且均包括定位板、转轴、双向轮、单向转动轮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筒体下端,所述筒体下端还设有转轴,转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单向转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定位板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自动吸料装置有相同的三组。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90-135°。优选地,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双向轮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大于其上部筒体的外径。优选地,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单向转动轮均由所述筒体外围向筒体所在圆心处单向转动。优选地,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单向转动轮之间的距离介于0.5-1cm之间。优选地,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还包括筒爪,所述筒爪固定于所述筒体下端,并包围所述双向轮。优选地,所述筒爪前顶端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与双向轮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相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既适合水平井,也适合竖直井中的落物的打捞工具,且即可以有效避免卡钻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风险,还避免因磕碰而导致打捞起的物件再次落入井中,确保了打捞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附图说明如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包括上接头1、筒体2、自动吸料装置,上接头1通过螺纹与筒体2连接,筒体2内壁焊接有钢丝3;所述自动吸料装置有相同的三组,且等夹角的设于所述筒体2下端外圆周处,且均包括定位板4、转轴5、双向轮7、单向转动轮9和复位弹簧10,所述定位板4固定于所述筒体2下端,所述筒体2下端还设有转轴5,转轴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轮7,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单向转动轮9,所述第二支撑杆8和定位板4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8之间的夹角为90-1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双向轮7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大于其上部筒体2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单向转动轮9均由所述筒体2外围向筒体2所在圆心处单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吸料装置上的单向转动轮9之间的距离介于0.5-1c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还包括筒爪10,所述筒爪10固定于所述筒体2下端,并包围所述双向轮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爪10前顶端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与双向轮7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相等。使用时,在水平井当对小件落物进行打捞时,将本技术的上接头通过螺纹与上部管柱连接,下至距落物鱼顶1-2米,开泵洗井,将鱼顶上部的沉砂洗净后停泵,下放管柱加压,自动吸料装置极易进入小件落物内部,小件落物在钻压的作用下沿筒爪进入筒体下端的单向转动轮的内腔移动,顶开单向转动轮,复位弹簧压缩,进入筒体内部,进入后,在服务弹簧的作用下,单向转动轮归位,然后旋转管柱5-7圈,使小件落物在钢丝的弹性作用下压实,未进入钢丝的小件落物在起管柱进入井筒垂直段时下行,因单向转动轮和定位板的作用受阻挡,不会从筒体内腔中出来,因此,捞上的小件落物牢固封在筒体内腔,起管柱时不会落入井内,同时双向轮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等于所述筒爪前顶端围成的最大圆周所在直径,并大于其上部筒体的外径,下入水平段后能够紧贴套管壁,可以有效避免卡钻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风险,从而完成打捞小件落物的目的,确保了打捞效率。基于上述,本技术既适合水平井,也适合竖直井中的落物的打捞工具,且即可以有效避免卡钻造成井下事故复杂化的风险,还避免因磕碰而导致打捞起的物件再次落入井中,确保了打捞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合理、工作效果好。实施例2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自动吸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包括上接头(1)和筒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吸料装置,上接头(1)通过螺纹与筒体(2)连接,筒体(2)内壁焊接有钢丝(3);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至少有相同的三组,且等夹角的设于所述筒体(2)下端外圆周处,且均包括定位板(4)、转轴(5)、双向轮(7)、单向转动轮(9)和复位弹簧(10),所述定位板(4)固定于所述筒体(2)下端,所述筒体(2)下端还设有转轴(5),转轴(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轮(7),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单向转动轮(9),所述第二支撑杆(8)和定位板(4)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包括上接头(1)和筒体(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吸料装置,上接头(1)通过螺纹与筒体(2)
连接,筒体(2)内壁焊接有钢丝(3);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至少有相
同的三组,且等夹角的设于所述筒体(2)下端外圆周处,且均包括
定位板(4)、转轴(5)、双向轮(7)、单向转动轮(9)和复位弹簧
(10),所述定位板(4)固定于所述筒体(2)下端,所述筒体(2)
下端还设有转轴(5),转轴(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和第
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双向轮(7),
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单向转动轮(9),所述第
二支撑杆(8)和定位板(4)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其特征
在于,所述自动吸料装置有相同的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井下打捞作业工具,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昌博陈龚许红玮李冰邓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赵昌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