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尾矿复合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97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化尾矿复合肥,它是由含铁尾矿、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经混匀、磁化处理、装袋等工序制备而成,各组份含量范围为:含铁尾矿10%-40%(重量),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90%-10%(重量);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含量(重量)为3%-15%;所述的含铁尾矿粒度为-0.1mm含量占50%-100%(重量),其中-20um含量≤3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组份简单、成本低、磁化效果好、尾矿使用量大、且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的优点,施用后农作物资产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化复合肥,尤其是涉及一种由矿山铁矿尾矿、 农用化肥为原料制备的磁化尾矿复合肥,可广泛用于小麦、水稻、油 菜、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田地中施用。
技术介绍
化肥是农作物生产中最主要的矿质营养来源。在世界范围内,化 肥的应用一直被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志。就我国农业生产而言,在我国有限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所占比例接近2/3, 土壤总体 养分含量不高,而在土壤营养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不仅农作物产量潜 力得不到发挥,农作物品质也必然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施用化肥是 提供农作物生长必需矿质元素、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最为直接、有效的 措施,因而也必须是实际生产中通过营养调控进行农作物品质调控的 主要环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化学肥料用量的增加, 一方面提高了单位 面积产量,给人们的衣食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盲目施 用和过量投入,对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举世公认的不利影响和 严重危害。因此,化肥污染不可忽视。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利用率低, 损失量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环境造成 污染的肥料中,以氮肥为主,磷肥和钾肥对土壤及环境质量也有重要 的影响。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硝酸盐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 植物的污染,N0、 N20(或N2)等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以及NH4+对土壤性质 的影响,都将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尽管化肥使用量连年增加,但是我国对化肥的利用率却越来越低。目前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化肥利用率约为50%_55%,而我国化 肥利用率约为35%左右,其中氮肥约为30%—35%,磷肥10%—20%,钾肥 30%_50%。因此,近年来,在保证农作物稳产、增产的同时,减少化肥的使 用量、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专利94111272公开了一种多元磁化复合肥,以粉煤灰、硫 铁矿灰、选铁尾矿、黄磷渣等工业废弃物作为磁性载体按比例与氮、 磷、钾复合肥混合、造粒、干燥、磁化制成,是将磁化肥与现有的氮、 磷、钾复合肥的生产结合起来,有效养分含量2 0 4 5%,使之具 有"磁性"和复合肥肥效双重功能。该磁化肥在玉米、大豆、小麦示 范田上施用,养分利用率高,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但该多元复合肥成份复杂,磁性效果差。不同厂矿企业排出的粉 煤灰、硫铁矿灰、选铁尾矿、黄磷渣中铁的含量变化大,可以被磁化 的磁铁矿含量变化大;而且,粉煤灰、硫铁矿灰、黄磷渣中可能含有 有害元素,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 组份简单、成本低、磁化效果好、剩磁强且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土壤板 结的磁化尾矿复合肥。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是由含铁尾矿、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 经混匀、造粒、磁化处理、装袋等工序制备而成,各组份含量范围为 含铁尾矿10%_40% (重量);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90% — 60% (重量);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含量(重量)为5%-15%;所述的含铁尾矿粒度为一O. lmm含量占50%_100% (重量),其中 一20um含量《30X。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Fe304)含量以6%_12% (重量) 为最佳。含铁尾矿粒度过粗,尽管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但容易引 起土壤砂化;粒度过细,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变差,且容易造成土 壤板结。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Fe304)含量过小,磁化效果差;四氧化 三铁(Fe304)含量过大,尽管磁化效果好,但造成了炼铁资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为筛分含铁尾矿,将筛下物 与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在造粒机中造粒到2-4ram,干 燥后,再通过皮带将混合物送入磁化机中磁化处理,再装入袋中销售。如果尾矿粒度符合要求,也可以不预先筛分。根据土壤的性质及磁化尾矿复合肥中四氧化三铁含量、氮肥或 氮、磷、钾复合肥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的使用量一般为 20-40Kg/亩。该使用量,既可满足磁化改良土壤的要求,也可以满足 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使用量要求,同时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组份简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2) 尾矿使用量大,粒度组成合理,磁化效果好,施用后可以改 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大于0. Ol皿微团聚体含量也显著增加,降 低土壤酸度;(3) 具有"磁性"和复合肥肥效双重功能,最终磁化复合肥的剩磁为0.5-2.0毫特斯拉,剩磁强且持续稳定,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土壤 板结,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作进一步的描述。按照表1制备磁化尾矿复合肥100kg (按照干基重)。实施例1-7操作步骤为将含铁尾矿筛分,将筛下物与氮肥或氮、 磷、钾复合肥混合均匀;采用圆盘造粒机造粒到2-4mm,干燥后通过 皮带将混合物送入磁化装置中磁化处理,再装入袋中销售。磁化装置 中皮带上物料处的磁场强度为2000—5000GS。含铁尾矿筛上物由于粒度较粗,可以作建筑用砂销售。表1磁化尾矿复合肥组份与重量(kg)<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磁化尾矿复合肥施用于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与不施用相比,油菜平均增产20%-31%、小麦平均增产18%_28%、水稻平均 增产18%-25%;与施用磁化尾矿复合肥相同养分的氮肥或氮、磷、钾 复合肥相比,油菜平均增产12%_15%、小麦平均增产10%-16%、水 稻平均增产8%-16%。权利要求1. 一种磁化尾矿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铁尾矿、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经混匀、造粒、磁化处理、装袋等工序制备而成,各组份含量范围为含铁尾矿10%-40%(重量),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90%-60%(重量);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含量(重量)为3%-15%;所述的含铁尾矿粒度为-0.1mm含量占50%-100%(重量),其中-20um含量≤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化尾矿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 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Fe304)含量在6%-12% (重量)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化尾矿复合肥,它是由含铁尾矿、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经混匀、磁化处理、装袋等工序制备而成,各组份含量范围为含铁尾矿10%-40%(重量),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90%-10%(重量);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含量(重量)为3%-15%;所述的含铁尾矿粒度为-0.1mm含量占50%-100%(重量),其中-20um含量≤30%。本专利技术具有组份简单、成本低、磁化效果好、尾矿使用量大、且长期使用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的优点,施用后农作物资产效果明显。文档编号C05D9/00GK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化尾矿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铁尾矿、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经混匀、造粒、磁化处理、装袋等工序制备而成,各组份含量范围为:含铁尾矿10%-40%(重量),氮肥或氮、磷、钾复合肥90%-60%(重量);所述的含铁尾矿中四氧化三铁含量(重量)为3%-15%;所述的含铁尾矿粒度为-0.1mm含量占50%-100%(重量),其中-20um含量≤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前发钟铁李香梅袁君何孝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