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072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是由进水主管(6)、安装在进水主管(6)上的进水阀门(5)、灌溉支管(3)、洒水花管(2)、载有爬藤类绿化植物的三棱砼盆(1)组合构成;进水主管(6)横向布设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脚;灌溉支管(3)的下端与进水主管(6)连通,并沿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自下而上纵向间隔布设成列;洒水花管(2)间隔布设在灌溉支管(3)上;三棱砼盆(1)靠近洒水花管(2)的下方布设,并通过短锚杆固定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法绿化覆盖面大,覆绿效果好,而且生态、美观,特别适合在大型露天矿山陡倾边坡覆绿中应用,实现边坡生态环境再造,建设绿色矿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
本技术属于矿山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结构。
技术介绍
露天开采留下了大量的高陡裸露的岩石边坡,给矿山绿化提出了一大难题。裸露的高陡边坡呈现以下特点:缺乏水分和有机质,在强降水条件下,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自然生态很难恢复;治理难度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裸露部分对周围整体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导致边坡非常脆弱,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目前,经济合理、效果好的露天矿陡坡覆绿技术一直是矿山面临的严峻难题,陡坡覆绿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坡体陡,土体很难在坡体上粘结成一定厚度;二是坡面光滑且坚硬,土体在表面受雨水冲刷很容易脱落。通常情况下坡体覆绿采用格构梁,并在坡体上施工长锚杆固定,格构之间采用覆土植被等措施,但成本过高,特别对于大面积暴露的露天矿山岩体,覆绿成本不可估量。因此陡坡覆绿技术是目前露天矿山成为绿色环保矿山一大难题。有些矿山对高陡裸露的岩石边坡采用挂网喷浆中草籽的方法进行采场边坡绿化,但从后期效果看并不理想,一是草籽不易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进水主管(6)、安装在进水主管(6)上的进水阀门(5)、灌溉支管(3)、洒水花管(2)、载有爬藤类绿化植物的三棱砼盆(1)组合构成;进水主管(6)横向布设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脚;灌溉支管(3)的下端与进水主管(6)连通,并沿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自下而上纵向间隔布设成列;洒水花管(2)间隔布设在灌溉支管(3)上;三棱砼盆(1)靠近洒水花管(2)的下方布设,并通过短锚杆固定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进水主管(6)、安装在进水主管(6)上的进水阀门(5)、灌溉支管(3)、洒水花管(2)、载有爬藤类绿化植物的三棱砼盆(1)组合构成;进水主管(6)横向布设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脚;灌溉支管(3)的下端与进水主管(6)连通,并沿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自下而上纵向间隔布设成列;洒水花管(2)间隔布设在灌溉支管(3)上;三棱砼盆(1)靠近洒水花管(2)的下方布设,并通过短锚杆固定在高陡岩石边坡的坡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灌溉支管(3)之间的间距为4~6m,相邻的洒水花管(2)之间的间距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定旺许传华毛权生吴鹏程张雷张强余克林吴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