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3792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容C6、整流桥T和芯片IC1,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220V交流电,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加热管A、继电器J的触点J-1、芯片IC1的引脚4和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采用双D触发器作为主控元件,简化了控制结构,增加了电路集成度,并且使用在电路中设置了备用电源,确保恒温控制的稳定进行,因此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功能多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电路,具体是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温控电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控温装置,从热水器、电饭锅到电磁炉、电热水壶,内部都设有温控电路,在工业生产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液压系统中油温的控制,液压系统是工业控制领域最常用的压力设备,其内部的液压油温直接关系到整个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液压油温要求控制在恒温状态,现有的温控电路多使用单一电源,一旦其内部的电源断电导致温度失衡,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现有的温控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集成度低的问题,因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容C6、整流桥T和芯片IC1,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220V交流电,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加热管A、继电器J的触点J-1、芯片IC1的引脚4和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继电器J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的阴极、蓄电池E的负极、整流桥T的端口4、MOS管Q1的源极、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5、芯片IC1的引脚7,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容C3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MOS管Q1的栅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9,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位器PR1的滑动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11,芯片IC2的引脚13连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加热管A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分别是CD4013B双D触发器内部的两个触发器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继电器J为常闭触点继电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4为热敏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采用双D触发器作为主控元件,简化了控制结构,增加了电路集成度,并且使用在电路中设置了备用电源,确保恒温控制的稳定进行,因此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功能多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容C6、整流桥T和芯片IC1,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220V交流电,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加热管A、继电器J的触点J-1、芯片IC1的引脚4和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继电器J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的阴极、蓄电池E的负极、整流桥T的端口4、MOS管Q1的源极、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5、芯片IC1的引脚7,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容C3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MOS管Q1的栅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9,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位器PR1的滑动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11,芯片IC2的引脚13连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加热管A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分别是CD4013B双D触发器内部的两个触发器模块。继电器J为常闭触点继电器。电阻R4为热敏电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市电正常时,220V市电电压经过电阻R6和电容C6组成的阻容降压电路降压,在经过整流桥T整流后给电路输送稳定的直流电,继电器J得电导通,其常闭触点J-1断开,芯片IC1和芯片IC2分别是CD4013B双D触发器内部的两个触发器模块,芯片IC1与外围器件构成了一个单稳态的多频振荡器,它能够在IC1的引脚1处产生一组周期的5s的脉冲输出,振荡器的频率取决于R1和C2的取值。振荡器通过MOS管Q1脉冲传到IC2。当热敏电阻R4检测到温度较低时,振荡器产生的脉冲滞后于时钟边沿,而当热敏电阻R4外温度较高时。振荡器产生的脉冲就会超前时钟脉冲的边沿,这使得IC2的输出会产生一个变化,当温度发生变化并且达到设定的初始电压值时,在IC2的13脚输出信号驱动MOS管Q2导通,加热管A导通开始工作,当遇到市电断电时,继电器J失电,其触点J-1吸合,由蓄电池E给电路提供电能,确保恒温的正常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容C6、整流桥T和芯片IC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220V交流电,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加热管A、继电器J的触点J‑1、芯片IC1的引脚4和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继电器J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的阴极、蓄电池E的负极、整流桥T的端口4、MOS管Q1的源极、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5、芯片IC1的引脚7,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容C3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6,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MOS管Q1的栅极和芯片IC1的引脚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和芯片IC2的引脚9,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位器PR1的滑动端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11,芯片IC2的引脚13连接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加热管A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和芯片IC2分别是CD4013B双D触发器内部的两个触发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液压油温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6、电容C6、整流桥T和芯片IC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220V交流电,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和整流桥T的端口1,整流桥T的端口2连接电阻R3、电阻R7、电容C1、电容C3、加热管A、继电器J的触点J-1、芯片IC1的引脚4和芯片IC1的引脚14,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继电器J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1的阴极、蓄电池E的负极、整流桥T的端口4、MOS管Q1的源极、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5、芯片IC1的引脚7,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容C3和MOS管Q1的漏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6,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铸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