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和第一比较器A1,所述检测模块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输入端,其中,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1,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1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1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1的输出端连接被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湿度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比较器A2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并通过与运算器U1将第一比较器A1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进行与运算后,再输出作用于调整设备的控制信号,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甚至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来说,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温湿度控制器常用于调节一个房间等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控制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房间内的温度或者湿度,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启动加热器、风机或空调等温湿度调整设备,实现温湿度调节。现有温湿度控制器的检测电路常采用电阻型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与比较器的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后,比较器的输出端直接输出控制信号作用于调整设备。但是,由于温湿度传感器为电阻型传感器,当传感器断线时,电阻为无穷大,这时检测电路的输出很有可能使得调整设备持续工作,工作时间过长调整设备可能被烧毁,而且技术检修人员也无法判断调整设备当前是正常工作启动,还是因故障启动,不便于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甚至损坏,且简化了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检测模块、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和第一比较器Al,所述检测模块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l的输入端,其中,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l,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l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l的输出端连接调整设备。上述的温湿度控制器,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凝露传感器P,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一端子经电阻Rl连接电源Vcc,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经电阻R2连接公共端GND,且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上述的温湿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子经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子连接公共端GND,且电阻R4的第一端子为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上述的温湿度控制器,其中,所述调整设备为加热器、风机或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温湿度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比较器A2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并通过与运算器Ul将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进行与运算后,再输出作用于调整设备的控制信号,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甚至损坏,且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时,可通过检测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直接判断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简化了维修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温湿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温湿度控制器,包括检测模块1、第一基准信号模块2和第一比较器Al,所述检测模块I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l的输入端,其中,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l,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I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l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l的输出端连接加热器、风机或空调等调整设备4。实际工作中,第二比较器A2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即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是否损坏,与运算器Ul将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进行与运算后,运算器Ul再输出作用于调整设备的控制信号。当传感器损坏时,第二比较器A2输出低电平,与运算器Ul输出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一比较器Al的输出不影响与运算器Ul的输出,此时调整设备不工作,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甚至损坏。另外,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时,可通过检测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直接判断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简化了维修工作。其中,所述检测模块I包括凝露传感器P,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一端子经电阻Rl连接电源Vcc,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经电阻R2连接公共端GND,且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为检测模块I的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模块2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子经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子连接公共端GND,且电阻R4的第一端子为第一基准信号模块2的输出端。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温湿度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比较器A2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并通过与运算器Ul将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进行与运算后,再输出作用于调整设备的控制信号,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甚至损坏,且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时,可通过检测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直接判断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简化了维修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和第一比较器Al,所述检测模块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l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l,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l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l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l的输出端连接调整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凝露传感器P,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一端子经电阻Rl连接电源Vcc,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经电阻R2连接公共端GND,且该凝露传感器P的第二端子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子经相互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5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子连接公共端GND,且电阻R4的第一端子为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设备为加热器、风机或空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和第一比较器A1,所述检测模块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输入端,其中,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1,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1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1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1的输出端连接被控设备。本技术提供的温湿度控制电路,通过第二比较器A2判定检测模块中的传感器的状态,并通过与运算器U1将第一比较器A1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进行与运算后,再输出作用于调整设备的控制信号,避免由于传感器损坏而导致调整设备长期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检测模块、第一基准信号模块和第一比较器A1,所述检测模块和第一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比较器A1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比较器A2和与运算器U1,所述第二比较器A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和第二基准信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A1和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连接与运算器U1的输入端,所述与运算器U1的输出端连接调整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伟峰,莫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宝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