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单相交流电连接的投切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采样电路和继电器J,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J的第一端子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该继电器J的第四端子连接电源Vcc1,所述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连接电容器C,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单元还包括延时反馈电路,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并联在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延时反馈电路向中央处理器反馈继电器J的开合时间,下一次投切时中央处理器提前发出投切信号,提高过零投切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投切装置,具体来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器的投切过程中会产生涌流,涌流的大小与线路阻抗有关,与电容器投入时电容器与电源间的电压差有关,在极端的情况下,涌流的幅值可以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00倍,如此巨大的涌流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电网产生干扰,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为解决浪涌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解决交流接触器投切开关、晶闸管电压过零投切技术、复合开关技术及同步开关过零投切技术,而同步开关过零投切技术吸收了交流接触器控制结构简单及复合开关技术零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等优点,但是由于各种的继电器的开合时间不一致,在过零点时继电器并没有完成开合,过零投切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通过延时反馈电路向中央处理器反馈继电器J的开合时间,下一次投切时中央处理器提前发出投切信号,提高过零投切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单相交流电连接的投切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采样电路和继电器J,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J的第一端子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该继电器J的第四端子连接电源Vccl,所述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连接电容器C,其中,所述投切单元还包括延时反馈电路,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并联在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上述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其中,所述延时反馈电路包括光耦P,所述光耦P的第一端子经电阻Rl和电阻R2后连接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所述光耦P的第二端子连接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所述光耦P的第四端子经电阻R3连接电源Vcc2,所述光耦P的第三端子为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上述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其中,所述电阻R2与继电器J第三端子之间还串联保险丝F。上述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其中,包括三个投切单元,该三个投切单元分别与A、B、C相交流电连接。上述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其中,所述继电器J为磁保持继电器J。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投切装置,通过延时反馈电路向中央处理器反馈继电器J的开合时间t,下一次投切时中央处理器提前时间t发出投切信号,每次的投切均记录时间,保证了即使电路的时间常数发生变化也能随时跟踪,提高了过零投切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10及与单相交流电连接的投切单元20,所述投切单元10包括采样电路21和继电器J,所述采样电路21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10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J的第一端子连接中央处理器10输出投切控制信号的输出端,该继电器J的第四端子连接电源Vccl,所述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连接电容器C。中央处理器10根据采样电路21的采样信号,在过零点输出投切控制信号,当投切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继电器J断开,电容器C被切断;当投切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继电器J闭合,电容器C被接入。其中,所述投切单元20还包括向中心处理器10反馈继电器J开合时间的延时反馈电路22,所述延时反馈电路22的输入端并联在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延时反馈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10的输入端。其中,所述延时反馈电路22包括光耦P,所述光耦P的第一端子经电阻Rl和电阻R2后连接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所述光耦P的第二端子连接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所述光耦P的第四端子经电阻R3连接电源Vcc2,所述光耦P的第三端子为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电阻R2与继电器J第三端子之间还串联保险丝F。于是,当继电器J从断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时,光耦P第三端子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当继电器J从闭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光耦P第三端子的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中央处理器10根据光耦P的第三端子(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平变化时间,就能得到继电器J当前的开合时间t,中央处理器10下一次输出投切控制命令时,可提前时间t输出投切控制命令,从而在过零点时继电器J完成断开或闭合,提高了投切精度。实际应用中,可设置三个投切单元20,该三个投切单元20分别与A、B、C相交流电连接,对单相交流电进行独立投切控制,且继电器J可选用磁保持继电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器投切装置,通过延时反馈电路22向中央处理器10反馈继电器J的开合时间,下一次投切时中央处理器10提前发出投切信号,提高过零投切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单相交流电连接的投切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采样电路和继电器J,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J的第一端子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该继电器J的第四端子连接电源Vcc1,所述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连接电容器C,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单元还包括延时反馈电路,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并联在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投切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单相交流电连接的投切单元,所述投切单元包括采样电路和继电器J,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J的第一端子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该继电器J的第四端子连接电源Vccl,所述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连接单相交流电,所述继电器J的第二端子连接电容器C,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切单元还包括延时反馈电路,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并联在继电器J的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延时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投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伟峰,莫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宝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