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生物质利用及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基育苗钵的制法及原料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超过万亿斤,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盆栽植物8.1亿盆,观赏苗木18亿株,对育苗秧盆有巨大需求。目前,种植秧苗大多采用塑料育苗秧盆,在秧苗生长到需要移栽时,须将其取出再栽到土壤中,这个过程造成盆栽植物根系的破坏,不利于盆栽植物的生长,且大量塑料栽培盆实际上并不可回收再利用。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具有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可降解等特性,在诸多方面可部分替代塑料使用。如采用秸秆等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作可降解育苗钵替代塑料栽培盆,不需要在种植时将苗取出,可直接将苗和钵种植到土壤中,省工省时,最终秸秆基育苗钵降解成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具有环境友好性。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替代塑料栽培盆的可降解生物基育苗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原料干燥、除杂并破碎;(2)将步骤(1)所得到的物料,按其质量的1.5~6倍加入水润湿;(3)对步骤(2)所得到的物料进行蒸煮或汽爆处理,或者蒸煮与汽爆的组合处理;(4)冷却步骤(3)所得到的物料;(5)干燥及破碎步骤(4)所得到的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原料干燥、除杂并破碎;
(2)将步骤(1)所得到的物料,按其质量的1.5~6倍加入水润湿;
(3)对步骤(2)所得到的物料进行蒸煮或汽爆处理,或者蒸煮与汽爆的
组合处理;
(4)冷却步骤(3)所得到的物料;
(5)干燥及破碎步骤(4)所得到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步骤(1)中,将秸秆原料破碎至长度≤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秸秆原料为锯末、竹子、玉米秆、稻壳、棉秆、蔗渣、麦秆、稻秆、草、
树枝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步骤(2)中,在所述的水中加入酸或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硝酸、亚硫酸、磷酸、甲酸、乙酸、次氯酸中的一
种或几种,所述的酸添加量为水质量的0.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基育苗钵的原料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碱包括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
亚硫酸钠、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碱添加量为水质量的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君,李道义,景全荣,王晓燕,汪雄伟,李进,司伟伟,徐名汉,燕晓辉,吴丽丽,董世平,刘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