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及旅客容错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23643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场空侧的旅客捷运系统,包括车辆和站台。车辆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厢限制区、国际旅客车厢以及国内旅客车厢,在所述站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车厢限制区相对应的站台限制区,所述的车厢限制区或所述站台限制区设置有门禁系统。通过设置车厢限制区、站台限制区及门禁系统,使走错登机区的国际旅客能乘坐捷运系统到达相应的登机区,同时又防止不同人流之间混同,从而保证了机场秩序和效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场空侧的旅客容错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及旅客容错方法
技术介绍
机场航站区通常布置为前置廊型、指廊型和卫星厅型,这三种布置方式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旅客步行距离都会变长,旅客因行走而浪费较多的宝贵时间。根据民航业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我国已经有24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从机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年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均有建设旅客捷运系统即APM(AutomaticPeopleMoving)系统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许多枢纽机场和大型机场面临着改建和扩建,因此APM系统的需求量必然会大量增加。在航站区内,机场捷运系统又可分为空侧捷运系统(隔离、管制区域内)和陆侧捷运系统(类似于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陆侧捷运系统,空侧捷运系统要根据相应的空防要求对旅客进行隔离管制,因此需要对国际旅客与国内旅客活动区域做相应区分。根据机场旅客“四分开”原则,机场旅客分为国际与国内旅客、出发与到达旅客,客混流不利于机场的旅客管理,因此必须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及旅客容错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包括车辆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厢限制区、国际旅客车厢以及国内旅客车厢,所述车厢限制区与国际旅客车厢之间相互隔断;在所述站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车厢限制区相对应的站台限制区,所述的车厢限制区或所述站台限制区设置有门禁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包括车辆和站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包括依次连接的车厢限制区、国际旅客车厢以及国内旅客车厢,
所述车厢限制区与国际旅客车厢之间相互隔断;
在所述站台上设置有与所述车厢限制区相对应的站台限制区,所述的车厢
限制区或所述站台限制区设置有门禁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
系统的控制方式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二维码扫描或射频识别中
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
为一岛两侧式站台,包括一个岛站台和两个侧站台,所述侧站台位于所述岛站
台两侧,所述车辆的停靠位置位于所述岛站台和所述侧站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
辆的两端还分别连接一驾驶室,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厢限制区、国内旅客车厢
之间均相互隔断,所述国际旅客车厢和国内旅客车厢之间相互隔断;所述站台
与所述车辆的国际旅客车厢、国内旅客车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国际旅客区、
国内旅客区;所述国际旅客区和国内旅客区之间相互隔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国
际旅客车厢与国内旅客车厢之间,设置有可转换车厢,所述可转换车厢与国际
旅客车厢、国内旅客车厢之间均设置有车厢隔离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场空侧旅客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国际
旅客区与所述国内旅客区之间通过设置站台转换区进行隔断,所述站台转换区
位于所述国际旅客区与所述国内旅客区之间,所述站台转换区并与所述可转换
车厢相对应;所述站台转换区与国际旅客区、国内旅客区之间均设置有站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磊李文沛包亚敏董政民陈华唐炜张恒邵百俭段和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创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