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絮凝剂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工业SAPO-34晶化母液生产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絮凝剂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水处理剂,特别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在传统铝盐、铁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絮凝剂,是无机絮凝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比传统药剂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它主要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以及聚磷硫酸铝铁、聚磷硫酸铁等,而关于聚磷硫酸铝的制备方法还未见报道。在工业中排放的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晶化母液中,其组成复杂,不仅含有高浓度的模板剂(三乙胺等有机物),还含有高浓度的磷酸铝、硅铝酸盐(分子筛)等,母液呈乳白色胶体状、带有刺激性氨味,必须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母液中含有的较高浓度的模板剂,可以通过分馏的形式得到回收。剩余的母液中主要是磷酸铝盐溶液和硅铝酸盐等不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水溶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得到的磷酸铝溶解性液体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盐和铝盐,因而具有制备絮凝剂的潜力。这样的回收方法不仅可以充分的将母液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更重要的是回收的模板剂和制备的絮凝剂具有一定经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SAPO‑34晶化母液制备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碱化分馏:调节SAPO‑34晶化母液的PH=10,控制温度为89.5℃,维持1‑3h,将SAPO‑34晶化母液中80%的三乙胺分馏出去;第二步,水洗分离:对第一步得到的固态物质进行水洗,将残留的三乙胺用水溶出,水与分馏前的SAPO‑34晶化母液体积比为1:1,再离心,重复水洗离心,合并水洗液;此时,将残留在固态物质中的70%三乙胺溶出,收集固态不溶物,备用;第三步,水洗液处理:将第二步得到的PH=7‑7.5水洗液置于鼓泡反应器中,持续通入臭氧至三乙胺完全分解;第四步,酸浸:将第二步得到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SAPO-34晶化母液制备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碱化分馏:调节SAPO-34晶化母液的PH=10,控制温度为89.5℃,维持1-3h,将SAPO-34晶化母液中80%的三乙胺分馏出去;第二步,水洗分离:对第一步得到的固态物质进行水洗,将残留的三乙胺用水溶出,水与分馏前的SAPO-34晶化母液体积比为1:1,再离心,重复水洗离心,合并水洗液;此时,将残留在固态物质中的70%三乙胺溶出,收集固态不溶物,备用;第三步,水洗液处理:将第二步得到的PH=7-7.5水洗液置于鼓泡反应器中,持续通入臭氧至三乙胺完全分解;第四步,酸浸:将第二步得到的固态物质用硫酸溶解,搅拌均匀,使SAPO-34晶化母液中的铝离子被硫酸溶解;第五步,测定:对第四步得到的酸浸液进行分析,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林,刘冰,柳丽芬,徐晓晨,张国权,代文臣,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