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565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以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茵陈10-15,栀子5-8,大黄5-8,焦山楂9-12,焦白术5-8,山药8-10,茯苓10-12,吴茱萸2-4,陈皮2-4,甘草4-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方所选药材配伍相适宜,符合中药学理论,具有清热化湿、通利腑气、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的功效,对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疗程短、起效快,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广泛用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多与外感疫气、乳食不当、母病胎传、脏腑虚弱等有关。中医理论认为黄疸的病因主要为湿邪,其易与寒或热结合,病位集中在脾胃肝胆,因胆汁排出异常、外溢而发病。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病症,西医常采用光照疗法和肝酶诱导剂药物治疗,其费用较高,效果也不尽理想。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分为湿热型、寒湿型、脾湿型等。基于辨证论治体系和整体观念,中医药在防治新生儿黄疸方面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湿热型新生儿黄疸防治药物,针对新生儿黄疸内在湿邪,辩证施治,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以份计包括茵陈10-15,栀子5-8,大黄5-8,焦山楂9-12,焦白术5-8,山药8-10,茯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按份计如下:茵陈10‑15,栀子5‑8,大黄5‑8,焦山楂9‑12,焦白术5‑8,山药8‑10,茯苓10‑12,吴茱萸2‑4,陈皮2‑4,甘草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按份计如下:茵陈10-15,栀子5-8,大黄5-8,焦山楂9-12,焦白术5-8,山药8-10,茯苓10-12,吴茱萸2-4,陈皮2-4,甘草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茵陈12,栀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河东李磊张庆卫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诺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