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气轮胎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361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气轮胎及汽车,所述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1)和轮辐(2),所述橡胶胎面(1)套装在所述轮辐(2)上,所述轮辐(2)包括轮辐外圈(21)、轮辐内圈(22)和辐条(23),所述轮辐外圈(21)通过所述辐条(23)与所述轮辐内圈(22)固定连接,所述辐条(23)为网格状结构。所述汽车包括前述的无气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爆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特别是一种无气轮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前述无气轮胎的汽车。
技术介绍
轮胎是安装在汽车上而与地面接触滚动的构件。轮胎不仅要能够承受作为移送对象的汽车负载,还要缓冲地面不平引起的行驶冲击。轮胎及车轮在车桥(轴)与地面之间传力,并使汽车运动。因此,轮胎及车轮部件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足够的负荷能力和速度能力,具有较小的滚动阻力和行驶噪声,良好的附着特性和质量平衡,耐磨损、耐刺扎、耐老化和良好的气密性,质量小、价格低、拆装方便、互换性好。轮胎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按胎体结构不同分为子午线轮胎、斜交轮胎等;按帘线材料不同分钢丝轮胎、半钢丝轮胎、人造纤维轮胎和棉帘线轮胎;按用途不同分乘用车(指轿车、轻型客车)轮胎、商用车(指货车、大型客车)轮胎、非公路用车轮胎、特种车轮胎;按胎面花纹不同分公路花纹轮胎、越野花纹轮胎、混合花纹轮胎和特种花纹轮胎;按断面形状不同分普通断面轮胎和低断面轮胎两种;按气密方式不同分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乘用车轮胎尺寸小,高速性和舒适性好;商用车轮胎尺寸大,承载能力强;非公路用车轮胎附着性好,胎面耐刺扎,适用于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公路花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201611107117.html" title="无气轮胎及汽车原文来自X技术">无气轮胎及汽车</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1)和轮辐(2),所述橡胶胎面(1)套装在所述轮辐(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包括轮辐外圈(21)、轮辐内圈(22)和辐条(23),所述轮辐外圈(21)通过所述辐条(23)与所述轮辐内圈(22)固定连接,所述辐条(23)为网格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1)和轮辐(2),所述橡胶胎面(1)套装在所述轮辐(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包括轮辐外圈(21)、轮辐内圈(22)和辐条(23),所述轮辐外圈(21)通过所述辐条(23)与所述轮辐内圈(22)固定连接,所述辐条(23)为网格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结构的辐条(23)由若干个网格单元组成,所述网格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左一辐条(231)、左二辐条(232)、左三辐条(233)和左四辐条(234),顺次连接的右一辐条(231a)、右二辐条(232a)、右三辐条(233a)和右四辐条(234a),以及第一连接辐条(235)、第二连接辐条(236)和第三连接辐条(237),所述左一辐条(231)和所述右一辐条(231a)的端部均与所述轮辐外圈(21)固定连接,所述左四辐条(234)和所述右四辐条(234a)的端部均与所述轮辐内圈(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辐条(235)的一端与所述左一辐条(231)靠近所述轮辐内圈(2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一辐条(231a)与所述轮辐外圈(21)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辐条(236)的一端与所述左二辐条(232)靠近所述轮辐内圈(2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