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110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分布于石墨烯表面的纳米氢化镁为前驱体,以硫单质为硫源,通过热蒸发和高温硫化反应,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中,纳米硫化镁呈现较高的储锂活性和理论容量;柔韧轻薄的石墨烯保证了纳米硫化镁的均匀分散,提高离子和电子的传输速度,提高导电性;石墨烯对硫化镁颗粒的限域作用有助于缓冲在脱嵌锂过程中硫化镁颗粒的体积膨胀,减缓活性物质的团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化与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硫化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使该电极材料呈现较高的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材
,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MgS/GNs)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混合电动汽车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很有前景的新能源。作为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电化学性能,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其理论比容量较低(372mAhg-1)。金属硫化物具备高的比容量、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电极材料,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利用新的概念和方法设计制备不同形貌及纳米尺度的金属硫化物,并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领域。其中,硫化镁(MgS)具备合适的工作电压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而且镁与硫元素均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元素种类。硫化镁的脱嵌锂过程分为两部分:(1)MgS+2Li++2e-↔Mg+Li2S,(2)Mg+xLi++xe-↔LixMg。其中(1)转换过程理论比容量为951mAhg-1,而且(2)的合金化过程可继续贡献较高的比容量。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硫化镁电极材料均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工艺,以氢化镁或镁单质为镁源,硫单质为硫料,通过添加不同石墨烯、碳纳米管、介孔碳材料等导电材料,通过不同的球磨工艺条件下制备MgS,并探究其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此种方法制备的硫化镁颗粒在微米级,粒度不均匀,导电性差,从而导致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团聚,循环性能衰减,尤其是大电流密度下容量衰退严重;而且微米级硫化镁在合金化过程中由于颗粒比较大贡献的容量有限。因此,设计制备高能量密度、优异倍率性能及电化学循环稳定的硫化镁电极材料是目前硫化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好、电化学循环稳定的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硫化镁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团聚严重,导电性差是影响电极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纳米化和功能修饰等手段可以明显的改善硫化镁的电化学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层状高导电性的石墨烯为基体,制备颗粒尺度均匀的纳米硫化镁。通过纳米化与石墨烯的协同作用,大幅度改善了硫化镁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中,纳米化硫化镁颗粒有助于提高锂离子与电子的传输传导速率。而石墨烯的高表面积和韧性保证了纳米硫化镁的均匀分散,一定程度缓冲硫化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缓解硫化镁颗粒团聚长大,并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MgS/GNs)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以有机镁为前驱体,石墨烯为载体,通过高压溶剂热法,制备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氢化镁颗粒,颗粒尺寸在5~100nm,氢压20~50bar,温度100~250℃条件下;(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与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以4~6℃/min的速率(优选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至150~350℃,硫化反应2~8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记为MgS/GNs。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氢化镁的负载率与硫粉的比例,控制硫化镁复合材料的组成:纳米硫化镁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25.0~85.0%,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数为75.0~15.0%。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石墨烯负载纳米氢化镁复合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和特性:(1)复合材料中的硫化镁为尺度均匀的纳米颗粒,从而可以有效的缩短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路径,有利于提高硫化镁的储锂比容量,有助于电解液的渗透;(2)复合材料中纳米硫化镁颗粒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能够在脱嵌锂过程中有效阻止纳米硫化镁的团聚长大并缓冲纳米硫化镁的体积膨胀,充分发挥石墨烯离子和电子导通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储锂比容量大和循环稳定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得的锂电池负极材料MgS/GNs的XRD图。图2是实施例1所得的锂电池负极材料MgS/GNs的扫描电镜(SEM)图及透射电镜(TEM)图。其中,(a,b)实施例1产物MgS/GNs的SEM图;(c)实施例1MgS/GNs产物TEM图;(d)商品MgH2制备MgS样品SEM图。图3是实施例1、例2所得的锂电池负极材料MgS/GNs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对比图。其中,(a)实施例1产物;(b)实施例2产物;(c)商品MgH2制备MgS样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将2.0ml有机镁,30.0mg石墨烯,40ml环己烷加入高压釜中,加氢20bar,加热至200℃,反应8h,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氢化镁颗粒;(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60mg与88mg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进行程序升温5℃/min升温至300℃,硫化反应5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3)将最终的样品做XRD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4)实例1制备的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添加复合材料:导电碳:PVDF比例为80:10:10制浆,均匀涂布在铜片上于120℃真空干燥24h制备电极。以2025纽扣电池壳,隔膜为PP/PE/PP,用1mol/L的LiPF6做为电解液,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摩尔比1:1:1),锂片做对电极,在氩气保护下用手套箱组装成纽扣电池。在电压范围为0.005~3.0V,100mAg-1电流密度下进行电化学循环性能测试。进行100次充放电测试,比容量仍然保持有840mAhg-1左右。实施例2(1)将2.0ml有机镁,40.0mg石墨烯,40ml环己烷加入高压釜中,加氢20bar,加热至200℃,反应8h,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硫化镁颗粒;(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40mg与35mg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进行程序升温6℃/min升温至350℃,硫化反应4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3)实例2制备的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添加复合材料、导电碳、PVDF制浆(质量比为80:10:10),均匀涂布在铜片上于120℃真空干燥24h制备电极。以2025纽扣电池壳,隔膜为PP/PE/PP,用1mol/L的LiPF6做为电解液,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摩尔比1:1:1),锂片做对电极,在氩气保护下用手套箱组装成纽扣电池。在电压范围为0.005~3.0V,100mAg-1电流密度下进行电化学循环性能测试。进行100次充放电测试,比容量仍然保持有656mAhg-1左右。实施例3(1)将2.0ml有机镁,40.0mg石墨烯,40ml环己烷加入高压釜中,加氢30bar,加热至150℃,反应8h,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硫化镁颗粒;(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40mg与25mg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进行程序升温5℃/min升温至350℃,硫化反应6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3)实例2制备的石墨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11004227.html" title="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以有机镁为前驱体,石墨烯为载体,利用高压溶剂热法,氢压20 ~ 50 bar,温度100 ~ 250 ℃条件下,制备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氢化镁颗粒,颗粒尺寸在5 ~ 100 nm;(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与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以4 ~ 6 ℃/min的速率升温至150 ~ 350 ℃,硫化反应2~8 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记为MgS/GN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以有机镁为前驱体,石墨烯为载体,利用高压溶剂热法,氢压20~50bar,温度100~250℃条件下,制备得到均匀生长在石墨烯表面的纳米氢化镁颗粒,颗粒尺寸在5~100nm;(2)将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氢化镁与硫粉分别置于石英舟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于管式炉中以4~6℃/min的速率升温至150~350℃,硫化反应2~8h,即得石墨烯负载纳米硫化镁复合材料,记为MgS/GN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斌张宝萍夏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